一致性沟通之不评判

2021-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姗姗读书

Day14:精读《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第3天

01

“卡尔·罗杰斯这样比喻非评判的态度: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要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橘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地望着。”

在沟通中能够做到不评判的话,的确是一件很美好而值得期待的事情。但是这很不容易,需要长期努力。

当我们在沟通中停止评判时,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发现问题的真正答案。给予他人更多的同理。让一个人发生改变的并非评判,而是接纳。

不被评判的孩子,会有更健康的价值观,更稳定的个性和更健全的人格。

02

001.没有孩子不乖这回事,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被看见;也没有所谓的偏差行为,那是孩子爱的呼唤。

002.如果孩子不被允许表达他的感受,由感受产生的情绪能量就会被压抑下来。

003.未被表达的感受会衍生成情绪,而情绪其实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在的能量。

004.未被疏通的情绪常常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潜意识对人生的影响高达95%~99%。

005.所谓疗愈,简单来说,就是回到当初的场景中去,恢复接触,表达当时的感受,让能量完成它的旅程。

006.如果不想让孩子储存负面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否定,帮孩子表达出来。

007.情绪是在被压抑后才会成为洪水猛兽的,不要因为我们对负向的情绪充满了评判和投射而压抑了孩子的表达。

03

001.倾听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同频回应。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时,最需要的是被我们回应。

002.倾听首先要在心态上做到不评判,接纳孩子当下的状况;感同身受地同理孩子,内外一致地呈现自己。

003.跟婴幼儿的沟通时超越语言的。婴幼儿的懂不是对语言的懂,而是对所传递能量的准确解读,他用他整个人感受外界,极其敏感。

004.孩子越小,能量的感受力越敏感,越纯粹,就像天然的情感感受器。

005.问题是用来了解的,而不只是解决。

006.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物权意识是其发展安全感很重要的部分,属于孩子的东西,如何处置、要不要分享,都要尊重孩子。当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并感觉安全时,就会自发地分享。

007.真正的困扰一旦被倾听,问题的解决就容易多了,孩子也会想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008.不认同孩子的行为时,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开启沟通的最佳选择。指责会引起孩子的对抗,追问会引起孩子的防备,这些做法都会让孩子关闭心门,拒绝沟通。

009.要做到同理心,不带评判、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是最基本的。最好的方式是倾听。

010.施与与接收,本就是同一件事,送出去的时候,就是收获的时候。

【对于这本书,目前除了摘录,完全找不到自己提炼和解读的切入点。或许在读这本书前对P.E.T父母效能训练了解得更深入会好一些。不过既然已经开始了,就还是坚持下去。虽然这是一个失败而糟糕的试验过程,但是也要接受它,这或许会促进读下一本书时迭代出更有效的流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