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白书评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活着活着,我们就怂了----读《我这一辈子》

2018-01-09  本文已影响2216人  江晓白
活着活着,我们就怂了----读《我这一辈子》

文|江晓白

01

最初与电视剧《我这一辈子》“相逢”,是在2012年,恍惚记得是张国立老师主演。在剧中,他是一个非常惨的男人,妻子跟着朋友跑了,儿子死了,自己呢,一生都在底层,艰难度日勉强维持温饱。

而观剧的我,当时怀孕数月,辞了工作闲置家中。身体沉重带来的不适、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等等困扰着我,所以,每天看似悠闲实则失落惘然。在这样的状态下,看这样的一部电视剧,不免对那种“挣扎一生、灰败一生”的人生心有戚戚。

算是机缘巧合,如今又是赋闲在家,看了老舍先生创作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看完之后,才发现,小说也好,电视剧也罢,即使两者在情节上略有出入,但诉诸作品的主题 “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扑腾翻滚,永远桎梏于大时代的风云变幻”是相同的。

02

先来说说小说的艺术特色。个人认为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有两种:一是叙述上用第一人称,让人读来有代入感,以致于有走马观花、不求甚解者,以为这是老舍的自传;二是表达上口语化,读着读着,就好像看到某个朋友、邻居、路人站在你前面,跟你发世道、职场的牢骚,在他柴米油盐的抱怨里,你又忧伤又怜悯。

再来简述一下大概内容:小说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故事情节围绕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坎坷的一生展开:他学了裱纸手艺,时代变迁后却没了用武之地;无奈之下做了巡警,薪水却连孩子的学费都支付不起;心爱的妻子,被最知心的朋友拐走,他只得又当爹又当娘……

由上可以看出,小说中的“我”一直一直在沉重的生活中打转,陀螺般一圈又一圈,停不下来、没完没了,假如刚刚有了一点改善或转机,千万别高兴太早,一定有什么更大的打击、转折、变故在后头等着,苦一茬接一茬,坎一道接一道,艰难的日子好像永远看不到尽头。读罢,心酸、无奈、茫然无措、透不过气,却又抗争不过,抗争不过这大时代和世道。

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是一部让人长歌当哭的作品。

活着活着,我们就怂了----读《我这一辈子》

03

“文以载道”是我们常常在说的,它指的是文学在人类社会中“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作用。而这部小说,它不是通过说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它有的,是作者的悲悯情怀。

作者让你看到命运的无情,在这无情之下,人们的雄心被击倒、壮志被消解,从勤勤恳恳到蝇营狗苟,从意气风发到混沌终老,一身抱负,一生未遂。----而这,何尝不是你、我、他,我们大家一生的写照?

曾经,我们有梦就追,不畏险阻,那朝气就连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都要羞愧三分;后来,我们吃了一些苦,看了一些难,遭遇了一些不公平,我们变得眼里无光、心中无火,开始迟疑、退缩甚至完全放弃。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朋友父亲的一个兄弟。他曾经是我年少时最崇拜的“大英雄”,因为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情,文能和人谈判、武能处理暴力纠纷,甚至田间地头的技术活儿,他都信手拈来、云淡风轻。

我以为,他会是最有成就的那一个。但后来在社会上,因为运气、机遇等等原因,他从开始的赶超同龄人,慢慢地,到一步一步落后、一点一点被同行淘汰,及至现在,他整个人都是静的、枯的,不愿折腾,就连工作,都是当年的小伙伴介绍的。每每想来,都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我们都是如此,活着活着,血管里的激素就没有了吱吱作响的泡沫。

04

有人说文学作品都是有“警世”作用的。但在这部小说里,我只看到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关切,对于如何解决、解救、解脱,没有谈。

不谈,大概是因为作者囿于当时的特殊局势、特定年代。是啊,那年月里,哪里有出路呢?他们连活着、活得好一点,都是天大的奢望。

而今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全新的了,用主流媒体的话说就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即使还有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但总体来说,个人命运的把握,都在自己手上,我们的翻腾和努力,都能让我们有梦可以做,有路可以走。

所以,我还是想说,趁现在血还能沸腾、眼睛里还有光,我们不妨多尝试、多努力一点,多创造一点属于自己的精彩。要知道,烟火绽放的美,能照亮我们折腾不动后每一个平淡如水的日子。

即使,到最后,我们都会越活越怂。

本文已首发于某公号,一切转载及商业用途,请简信沟通,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