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冰雪风情(下)
悠悠冰雪风情(下)
焦小桥
在宋代皇帝热衷冰上娱乐活动,宋史•礼志》就记载道:“观花,作冰嬉。”明朝时,冰嬉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
据《倚晴阁杂钞》记载,有钱人家的子弟就在北京积水潭的冰面上玩一种“冰床”,将十几张床连在一起,上面摆上酒,一边饮酒驱寒,一边滑行。
明代“冰嬉”运动,不仅是宫廷内的御用活动,而且也是民间青睐的冬季运动。《明宫词》中曾云:“琉璃新结御河水,一片光明镜面菱。西苑雪晴来往便,胡床稳坐快云腾”。
清代“拖冰床”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冰上项目,人们为了可以招揽客户,会制作一张比较简陋的暖床。然后在冰河上面徘徊,希望有人可以进入暖床,然后游览冰河盛景。
早在清朝初年,冬季时“拖冰床”是一种谋生手段。当江河在低温天气冰冻时,纤夫们为了生计,就会制作一种类似于皇室贵族使用的暖床。
这种暖床可以乘坐二三人左右,由于是在冰上拖曳这种暖床,所以人们才会将其称为“拖冰床”。
隆冬时节,冰面上可以看到很多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暖床。这种“拖冰床”运动,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冰上爬犁。贵族子弟或文人墨客,为了欣赏京城冬日冰雪风光,都热衷乘坐这种暖床。
清代是中国古代花样滑冰的“黄金时代”,滑冰是满人必要的技能。努尔哈赤麾下以滑冰闻名的费古烈部队,就曾在墨尔根城遭到蒙古的巴尔虎特部落围攻时,完成过“天降神兵”的经典战役。
清兵入关后,也将冰嬉的习俗带进了关内,当湖面冰冻十分坚实时,清朝皇帝就要在北京的北海或中南海来校阅八旗清军滑冰。
清朝乾隆年间,每年冬天冬至到三九期间,在太液池上举行盛典。冰嬉的军事意义下降,娱乐性开始上升。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习国俗云。”
他曾让一个自己苦练成才的苗族青年喜桂,特批加入八旗军籍,并赐号“冰上燕儿”。另外,他善用宣传手段,不仅自己为冰嬉写序赋诗,还将其定为国俗。
那时,花样滑冰的动作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探海、双飞燕、千觔坠等动作,杂技则有射箭、爬竿、翻杠子、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并在竿上、杠上、肩上、臂上表演倒立或扯旗等动作。
爱新觉罗•宝廷的《偶斋诗草》曾记载过:“朔风卷地河水冻,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年年结队嬉郊堝。”
考古发现,冰雪运动在中国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可能早在1万年前就存在于中国的新疆阿勒泰地区。
有幅画在一个古彩岩窟的顶面,绘有四名“滑雪者”追逐野牛野马等动物的线条图形,其中三人踩在一个长条形物件上,手持一根长棍。
该岩画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少有一万余年历史。这些“滑雪者”脚踏雪板、手持单杆,与阿勒泰各族人的滑雪姿态惊人相似。
随着现代生活科技水平提高、冰雪运动打破地域、季节、人群、文化的限制。冰雪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