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好才是最重要的
终于,作为大学生的我结束了寒假,回到了学校。我每年回家前都会期待着一个和谐美好的假期,回家第一天,爸妈好吃好喝地“伺候”我。回家第二天,爸妈说这段时间很想我。
回家第三天,爸妈说你赶紧起床拖拖地,别睡懒觉了。我们与父母的“蜜月期”好像就两天那么长。
之前看到一个话题,大学生们回家会因为什么原因被父母骂?
有网友说在家穿睡衣会被骂,妈妈喊吃饭后没有立即出现在餐桌旁也被骂,在家刷短视频笑的声音太难听了依然被骂。
各种无厘头的被骂理由,幽默中还带了点悲伤。有网友总结得好。刚回家前几天浓情蜜意,后面就倦怠了,鸡飞蛋打。
刚好我大学同学也跟我吐槽了她爸妈对她唠叨的事,她放假在家没事干,就成天捧着个手机玩。
她呢,放假比还在初中读书的弟弟早。弟弟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她已经回家玩手机好几天了。
结果期末成绩一出来,从期中考试的年级第五名掉到年级第二十五名。说实在的,即使年级第二十五名也是不错的成绩了,起码对我这种只求不挂科的佛系大学生来说。
可父母却不这样认为,把期末的考试的一次小退步看得比天还大。不仅臭骂了弟弟一番,还把我同学给数落了一番。
“就是你这个当姐姐的没做好榜样,一天到晚在这玩手机,搞得他都无心学习。”
我的大学同学也很恼火,学习是弟弟自己的事,跟她有啥关系。况且弟弟成绩依然不错,何必这么较真呢。
上述的情况很多都与中国式教育有关,以父母对孩子的强烈控制欲和打击式教育为特点的中国式教育。
到我们这一代其实已经好多了。我的童年并没有经历过打,虽然时有骂,但大多不太狠。在这样的相对温和父母的情况下,我回家还是会生闷气。
与父母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也会争论得脸红脖子粗,这大概就是年轻人的冲劲吧。
一场争论甚至是争吵,往往吵到最后,两看相厌。到后来,我悟了。我觉得一年没得回几次家,还在烦躁中度过,何必呢。我开始慢慢摸索如何保持比较愉快的亲子关系。
01分析家庭,找对策
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父母比较善解人意,但又爱纠结于小事。遇到这种父母就比较幸福了,只需要好好沟通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有些父母冥顽不灵,光靠沟通并不行。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你们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
还有的父母,或许生性就不良善,打骂孩子,也没好好教养孩子,没尽到父母的责任,这些父母又另有对策。
在分析时,我们可以从父母自己的原生家庭入手,父母的童年经历往往与长大后的他们对我们的教养方法息息相关。
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翻阅相关的心理书籍、关系书籍找到更具体的答案。
02好好沟通
前苏联作家温·卡维林曾说,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在父母和自己的的情绪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次深度对话吧。
我们可以从小时候与父母相处的点滴说起。先说一些美好的趣事,激发出父母对你的柔情,再循序渐进地说,这么多年来你与父母相处的一些感受。
很多时候父母认为父母与孩子并不是平等的,他们觉得自己是有权命令你的。
这种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我们不要追求其能改变。所以在沟通的时候,先摆出自己在关系中的缺点,表示会改正。再引出你觉得父母要改正什么,对父母来说相对好接受一些。
03大胆表达
父母一年才能够见到你两次,结果你一直在玩手机。他不好直接骂你,就随便找了个理由。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父母对你暴躁式的撒娇。
我们放下手机,多关心关心你父母,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告诉他们,我们还是爱他们的,不止在玩手机呀。
我们可以特地找他们爱玩的,打麻将呀、听点老歌呀。我们陪他们玩,天伦之乐就来了,这样他们看你玩手机就没那么不顺眼了。
04建立边界
有时候觉得时间过得真快,2022年了,00后的男生也到了法定结婚年龄。
想必父母与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过了好几年。但还没有适应自己的小孩早已进入到了独立的成人世界里,还想像小时候那样包办,闯入我们的生活,就这样亲子矛盾不断在激化。
首先我们要从自己内心做起。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父母参与,都要父母帮忙。有些事情,就算父母有心帮也无力做。
其次,我们要在日常的沟通中向父母大概传输你最近在干嘛。也不用像小时候我们把学校的八卦讲给父母那么具体,并有意无意地展示出你已经是一个又独立生活的人,不再是小孩子了。
告诉他们成熟的人只需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父母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为我们的情绪负责,各有各的生活。
对于父母,我们也不需要有这么多的负罪感,这样被父母就不再好插手你的每件事。
05专注自我
我有一个表姐,她是一个32岁的单身女性。以当代很多年轻人的观念来讲,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但在父母眼里这是“大逆不道”的。
我的表姐收入可观,经济与思想都独立,也很孝顺。经常给家里面添置新鲜玩意儿,给父母买按摩椅、扫地机器人,耐心地教他们使用,也经常带父母旅游。
但还是会因为结婚的事情闹得非常不愉快。父母不停地催婚,表姐只觉得心力憔悴。
“我这么关心父母,父母却仍然想逼我结婚。”这是表姐在电话里同我的倾诉。
所以我们不要对父母抱有大期待。我们过度期待父母理解自己,只会越来越纠结,陷入死循环中。
很多时候无论怎么沟通我们都不能与父母沟通成功,尝试过沟通行不通后我们就放弃。
毕竟不是所有的原生家庭都能和解,我们的人生也不会永远流连于原生家庭。
在社会上,我们会有新的值得我们爱和关心的人和事,我们在与新的人们相处中获得多种爱的体验,这些都能够治愈我们。
别把与父母的关系看得太重,大学生在家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不要把自己放在亲子关系的阴霾中,内心充实、强大才不会为某一种关系的缺失而崩溃。
最重要的便是经济独立。经济独立了,才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空间,有属于自己的安静之处。
原生家庭只占据我们人生的四分之一,我们可以用心维护它,让自己和家人都开心。但如果它伤你太深,那么就请你果断放弃它。
对自己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