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

【推荐思考】运营公号的你,能不能回答出这3个问题?

2017-08-27  本文已影响19人  土匪刘小姐

“公众号起名的时候,简单好记更重要还是品牌感更重要?……”

最近对新媒体内容有些兴趣,看见一些问题。个人试着回答一下。

一、【为什么这几年公众号迅速崛起,传统纸媒在加速衰落?】

1.人的生活水平变好,创新度越来越高,驱动人们开发更适用于玩乐的产品,微信是其中一个,而微信产品粘附性很强,抓住了用户社交,所以人们表达的欲望也很强,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公众号。

而且,部分人先占优势,利用公众号获取了一部分领头红利,下一波人就跟进。所以公号的注册速度很快,注册量也迅速增大。

2.传统纸媒体加速衰落的原因,一部分因为人们什么都想了解,那么纸媒因为更专业,吸收起来更慢,人们想要更快了解更多内容,来作为谈资,来证明自己没有落后。另外,纸媒不能与作者直接互动,也是属于用户互动这一方面没有新媒体快,顺畅,以及参与度。因为用户参与了,就觉得这事儿与他有关系,所以会继续参与互动,算是一种正向反馈,就越发刺激整个内容更具备传播性,以及吸引眼球的特质。


二、【为什么说传统媒体作者在转型新媒体初期的时候比较困难?】

1.首先,试着从用户阅读心理来看。

• 传统媒体产出内容后,比如报纸,需要分发到用户手中,时间较长。而用户可能自身身边发生的事,媒体第二天才报道。没有新鲜感。

• 这就导致他们在转型新媒体的收,写东西更加客观公正,没有态度,没有情绪,也没有太多观点,而现在用户希望看到更多观点,人格化的内容,不想阅读冷冰冰的文字,就像现在没多少人会去看一个电饭煲,或者冰箱或者其他器件的说明书一样。

• 而且可能趣味性不强。

• 传统媒体作者,写东西也主要是直接针对这件事情,而不太会花太多时间在于,这个用户看了,他喜欢吗。或者他有感觉吗,这类问题上面。直白一点说,就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

2.其次,其他方面的个人看法。

看待事情的态度也不容易转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内容是强项,部分传统媒体作者,还可能少了一点,就是将一个内容型产品,分发,传播,引起讨论这一系列的运营能力。如果有一点产品思维,观念开放,比如这次的内容怎么不够好呢?我看看别人的为什么好,我能不能借鉴,然后再优化自己的内容。

而且,在盈利模式上面,可能传统媒体作者最初的时候,也不确认自己搞新媒体能否在模式上面有所突破。是做流量,细分领域的大头,还是做某方面的的专精培训等,对于初期只在内容上面有一些优势的人身上,难易有整个思维来运营新媒体。

【总结】:

如果有一系列运营能力+头脑开放+快速学习能力。传统媒体作者转型新媒体还是相对容易的。


三、【在起公众号名称的时候,是简单好记更重要还是品牌感更重要?】

1.个人认为要先讨论谁更重要,我们首先要明白,取公众号名称的目的是什么?

表达:

• 区别于他人,让自己有识别性。

• 让自己有一个表达自己的渠道。

传播:

• 让别人知道有这么一个账号。

• 让别人知道是你,在做着还挺不错的事。

2.其次,我们来看,是针对哪个类型的公众账号?

• 个人而言,最好是有品牌,这样突出自己的优势特点,内涵,品牌,也是我们建立的初衷。

• 企业而言,也是品牌,而品牌在企业成立最初可能还没建立起来,但是企业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应该找到了自己品牌,万千公司大军,行业也差不多就那些,自己不独特,没有自己的品牌,也难以在后期突出。

而公号最终目的是: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内容,运营来建立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只靠一个名字,所以,如果公号一开始就有自己的品牌感,这是与最终目的挂钩的,剩下取决于内容和运营。如果一开始只是图个好记,那么后面的内容,可能容易走偏定位。

政府而言,准确好记更重要,成都商报,四川交通广播,这些都是准确又好记的,而且便于大众搜索。

些许思考,不知道你对以上三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