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心理自助指南手册——《无处不在的人格》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颗相同的鸡蛋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也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即使是长相极其相似的双胞胎,他们的灵魂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肆意飞扬。
在此,我只想表达出一个观点: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他存在的独特性。就像早些年很火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前两天在朋友的推荐下,偶然遇到了这本书——《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完以后,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它让我看到了某一个人的多面性,以及一群人的共性。
我觉得这本书既是一本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又是一套实操手册。它可以让你通过自我疗愈的方法去进行内在的自我剖析与改进,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说在社会上更加耀眼。
《无处不在的人格》作者有俩人。弗朗索瓦·勒洛尔是一个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不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他还是一个畅销书作家。他们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也一起研究过很多重要的课题。最终他们共同编著了这么一本书,翻译过来就是《无处不在的人格》。
起先,我对“人格”一词有着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在我的直观感受中,“人格”代表着“高大上的品质”。因为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么一个词语:人格魅力。所以我会下意识地认为“人格”就等于“优质的特点”。
然后我去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对“人格”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有时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至此,我才了解到原来“人格”并不完完全全是正向的、积极的意思。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写到:有些书籍从头到尾都是关于“人格”的定义,而我们可以将这个词简单地浓缩为俗语中所说的“性格”。由此,所有的疑问烟消云散,这是一本分析人类性格特征的一本书。
在书中,我们能够找到有关于自己的、配偶的、亲人的、朋友的等等你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的性格特征。让我们得以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去理性分析他的行为举止,从而达到共情的感受。对于那些客观存在的情绪和行为举止,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改善,从而改善某些人的“人格障碍问题”。
我很喜欢书里面列举的各种各样的例子,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就好像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甚至你会将他和现实中的某个人联系起来,觉得他们其实就是同一个人。当你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对他进行分析的时候,你对他的一些缺点就变得更加能接受了。我觉得这恰恰提高了自我的修养,让自己在以后面对他的时候,变得更加包容和有耐心。
这本书的文字浅显易懂,用通俗的语言和故事将大部分人的心事表达了出来:通常来说,人格障碍者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害怕”才会表现出那些行为:他们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让自己或所爱之人陷入险境……
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些自己解不开的难题,不妨来书中找找答案吧,或许会有惊喜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