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四教学楼

2020-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会偷故事的人

华南农业大学的第四教学楼的109课室,被广大的同学们称之为考研专用课室。因为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准备考研的人选择在这间课室复习。这间课室很大,可容纳八百人同时在这里复习。除了风扇摇摆的嗡嗡声、零零碎碎的咳嗽声、翻开书页的哗啦声以外,在这里你绝听不到其他嘈杂的声音。

因为大多数选择来这里备考的考研党,他们每天只做两件事:一刷题,二睡觉。所以,桌子上的枕头是少不了的。走进这间课室,陈可恩还是像第一次进来那样,被其他同学认真读书的样子所感染到,在心里又立下要奋发图强的誓言。以前他经常坐的那个位子,如今正被另一位新同学霸占着。所以,他只好重新挑个没有人的位子。

“这间课室,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啊,”把书包放下以后,陈可恩心里想道,然后打开一本书。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看着书。直到他的腰传来阵阵疼痛,他才选择眯一下眼睛。等他睁开眼睛时,却被书桌上的一个东西给吸引住了。也不知道是哪位同学,竟然在一个空杯子里面塞了张草稿纸。那是一张很普通的草稿纸。不过,在阳光的透射之下它却显得有些神秘,好像里面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似的。

陈可恩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是因为他想起初中的语文老师给他讲过的一个案例。事情是这样子的:有位考生他迟到了二十九分钟,监考老师想刁难他,于是往一个空杯子里扔了张白纸,要求考生对其写一篇两千字的作文,否则视这位考生自己放弃考试。当时,这位同学没有发飙,默默走到座位上。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几分钟时,他提交了一篇令监考老师目瞪口呆的作文。

至于那位考生,他在面对一个杯子和一张白纸到底写了什么,当时语文老师并没有告诉他,所以陈可恩一直都很好奇那位考生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而今天,当陈可恩发现对面的书桌上有个杯子,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闪闪发光,而且杯子里面还放了张草稿纸,这与语文老师描述的那个场景极为相似,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因为他也想写出一篇能够令监考老师目瞪口呆的作文。

“我要以什么样的角度才能写出一篇惊世之作?”陈可恩心里问道。

他对这个杯子展开了观察,杯子约有十二厘米高,里面的草稿纸如果摊开约八厘米长。这种杯子如果去买,在杂货店大概两块钱左右。至于那张草稿纸,上面就写了两个字“奈斯”,除此之外再也没什么有用的信息。他观察了很久,也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值得一写的东西。

后来,他将杯子的草稿纸摊开,有了一个新的发现。纸,是我们中国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之一的产物。而杯子,是古埃及玻璃制造术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前这个杯子代表了古时候西方最灿烂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前这张纸代表了古时候东方最闪耀的发明。可现在呢,它们却如此不起眼的放在课室里,真的是暴殄天物。

此外,它们之间还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杯子它能装水,以满足人类生存的第一基本要素,有了物质的基础之后,人类才能发展文化和艺术。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象征了物质生活的繁荣,另一个则象征了精神领域的开括。没有物质的基础,就没有精神领域的丰富。因此,是杯子承载着那张纸。想到这里,陈可恩忽然明白那位考生他是怎么完成那篇惊世之作的。“他一定是以审美的角度作为突破口去写的!”陈可恩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肯定他就是这样写的。

“与其嘴上说说,还不如笔下见真章。”说完,陈可恩拿起笔决定写出一篇惊世之作。

他把杯子和纸分开,然后采用二分法将其中一个看作东方之美的象征,另一个看作是西方之美的象征。在文章的开头,他这样写道:“东方之美的代表作是什么呢?当然是我们最熟悉的诗歌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诗纵横飘逸,气魄宏大,在他笔下的月亮之美,可谓妙绝古今,千古共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擅长山水田园诗歌,同时也擅长绘画的王维,在他笔下的太阳之美,可谓是雄奇壮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平畔交远风,良苗亦杯新。”陶渊明的诗洋溢着劳动者喜悦的庄稼之美,在他的笔下,顷刻间就能将初春生物萌动的生命力刻画得淋漓尽致,简直就是有一种飞扬灵动的感觉!“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情歌真挚,虽然大多数是描写社会政治和人生坎坷,但他笔下的鲜花之美,也是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是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但他笔下的阴柔之美,经过淋漓尽致的铺叙,唱出了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个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造诣的人,还能有谁呢?当然是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先生。在他笔下的阳刚之美,简直就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在文章的中间,他这样写道:“西方之美的代表作是什么呢?当然是他们价值连城的油画啦!”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他用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暗中突出,超越了他那个时期所有绘图的明暗问题。《蒙娜丽莎的微笑》里的右手,被誉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因为即使当代的摄影技术,也没办法将一只手的重量感和逼真感拍出。而他,通过一只笔就做到了。

洛可可全盛时期的弗拉戈纳尔,他善于运用明暗的变化,用笔之精细可令人赞叹。他的代表之作《秋千》,画中粉色着装的贵族少女在荡秋千时飞出的那双鞋子,无不透露着细腻的色情的味道。再加上,他用纤细的笔调,描绘贵族少女周边的庭院和树木,更能暗示他心里的那个深意。

印象派主义的雷诺阿,他特别喜欢画美丽的儿童、鲜艳的花朵、可爱的女人等等,尤其是青年女性柔润而富有弹性的皮肤和丰满的身躯。他总能将自己从他们那里获得的赏心悦目的感觉表达在画布上,他曾这样说过:“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与之前那些画死气沉沉的建筑的作品很不一样。

写到这里,陈可恩心里高兴极了。过去用来折磨他的诗歌,如今却以美感的形式展示在他的面前,简直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初,为了能够死死记住这些诗歌,他可没少在夜里挑灯背诵,心里不知道骂过那些诗人多少遍,其中大致的意思就是说,他们能不能考虑一下作为后代子孙每个月都是要考试的感受啊,能不能不要一下子就写那么多诗出来。

而现在,他却非常感谢那些伟大的诗人,如果不是他们当初日积月累的创作,他可能就感受不到这世界竟然还有如此之奇妙的美。当初,为了熟悉那些画家,他也没少一个人待在图书馆里,一张一张去研究他们的绘画技巧。而如今,他觉得自己当初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学习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超越世间大部分物质所能带来的美感。

不过,外人是无法直观的理解他当前的感受。在此,举个例子特别说明:假如他跟你说有个女生长得特别好看,然后你看了一眼照片心想:“嗯,确实挺漂亮的。”但是,你看到的美只是表面的美。而他所言的美,是他触摸过这个女生的身体所产生的那种感觉,与你认为的那种美是不一样的。

一个来自视觉所产生的美,一个来自接触所产生的美,完全是两个概念。正如你看到他写的那篇文章,看到的只是那几个简单的文字。而他却进入那个世界真真实实体验到,诗歌和油画给他带来的那种冲击。他能感受到这些令人赞叹的美,必须感谢时代给他带来的便利。如果不是时代的进步,他无法获得离他很远的时代的诗歌。

如果不是时代的进步,他无法获得离他很远的地方的油画。那些伟大的诗人和画家,都是他们那个时期最聪明的人,但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能达到的高度是有限的。陈可恩佩服他们,是因为即使是现在,他也无法超越他们之前所达到的那个高度。按理说,他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进步才对,但他并没有做到,不是一代比一代更好,有时也是会退步的。

“我终于体验到了什么叫真正的诗情画意的大学生活!可惜我已经毕业两年了,知道的太晚了。”陈可恩在那篇文章的最后,写下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