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充满活力
儿童时代,除了害怕黑暗,就是害怕死。大概每个人都是这样,求生拒死是人的本能。
青年人和中年人好像不怕死,而越老越害怕死。尤其中国人,从来不谈死,甚至从来不思考死,或者认为死是别人的事情,遥遥无期,与自己无关。
二十多岁以后练打坐、站桩,体会到入静以后身心俱空的清晰境界,慢慢地就不害怕死了。
法师说,禅定就是体验死亡,入定的状态就是死亡的感觉:呼吸停止,念头消失,身体消失。
这些我经历过许多次,意识是非常清醒的。据说有人害怕这种空的状态,但是我没有害怕,反而很享受,企图永远停在这种绝对的、自由、解脱的状态。但是功力太浅,只能停留大约几十分钟,就出定了,回到相对的头脑世界。
有人说人生最好的结果就是哭着来,微笑着离开。但愿我能在真正死亡时依然没有恐惧或者牵挂。
三十多岁时,由于疾病、家庭矛盾、事业不顺,痛苦不堪,我曾经多次想到自杀,但是想到亲人们将要承受的痛苦,我始终没有实施。
活着太痛苦,难以承受,但是责任心和爱心,使我依然选择活着。
死也许很容易,一了百了。活下去确实太难,许多时候,我们都是为别人而活。
无常就是变化,世间一切都无常,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其实有死亡,活着才有价值和意义。死和生互为背景。如果没有死,我们就感觉不到活,或者即使活也没有任何趣味。
变化是好事情,疾病可以变为健康,愚痴可以变为智慧,凡夫可以变成佛菩萨。如果没有变化,活着可能就没有任何希望。
活的趣味,就在于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对未知的好奇激励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
中年人的活则是一种压力和责任感,为孩子而活,为父母而活。
中年以前是得的过程,相聚的过程,是走向健康,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年以后是失的过程,离别的过程,衰老退化的过程。
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我们左右不了,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心态。
真正的勇敢不是抗拒,而是接纳,臣服。慈悲就是智慧的体现。
何时死无法预料,不管死亡什么时候到了,我们都会感觉太突然。
我们可以在生的时候就经历死亡,每天思考死亡,练习死亡,习惯死亡,直到真正的死亡来临,习以为常。
面对死亡,人生才能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