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爱
抱着试看的心态看了《阿拉姜色》,结果出人意料,不仅值得看,还值得二刷。
故事因俄玛(女主)的一个梦而起
俄玛得知了自己的病情,没有告诉丈夫,只告诉丈夫她想去朝拜,丈夫同意了。朝拜之际,俄玛回娘家看望了自己的父母与那个不愿开门见自己的儿子(儿子觉得母亲再嫁后,失去了母爱,继父也不喜欢自己,没有父母的关爱,成为了一个“自闭”的儿童),拿着前夫的骨灰盒离开了……
丈夫担心俄玛身体不好,雇了两个挑工跟着一起,但两天的时间,两个挑工都忍耐不了朝拜之路的枯燥艰辛,纷纷离开了。剩下无助的俄玛和沉重的行李,但俄玛选择了前行。

丈夫后知后觉知道了俄玛的病情,他追到俄玛,让她回家,去更好更大的医院治疗,可已知天命的俄玛显然已经放弃了,丈夫无奈的返回了。
三个月的时间里,俄玛每天都在诚心的朝拜,缓慢的前行着。
这次,丈夫,儿子,和弟弟都来看望俄玛了,丈夫这次决定陪着俄玛一起去拉萨,弟弟带着儿子回家,出乎意料,儿子不愿意走,最后,一家三口走上朝拜之路……

朝拜一天天过去了,一家三口慢慢的敞开了心扉,一天晚上,俄玛终于把检查前几天做的一个梦告诉了丈夫,这个梦就是她一定要去拉萨朝拜的原因,而这个梦竟是前夫托给她,一定要完成去拉萨朝拜的愿望。而且,俄玛不想治疗的原因也是不愿再看见自己最后的生命像前夫一样是在医院插着各种管子度过的。
朝拜之路继续着。不久,俄玛因为身体原因,在途中去世了,死前,俄玛告诉儿子一定要替她完成这个任务。

丈夫忙完俄玛的后事准备送儿子回家,自己踏上拉萨之路,但儿子坚决留下来,一起出发,接下来,就是两父子升温感情,完成使命的道路……



这部电影看下来,感触至深在于信仰和爱的力量,不仅是曾经,包括现在,依旧有人,继续着朝拜之路,朝拜,是对于心灵的洗涤与感化,是心中那份纯净心灵的净土,是依然坚持的那份神圣。而爱贯穿了这部电影的始终,丈夫对于俄玛和孩子的爱,一一体现在了他的行动里。
另外,电影打动人的还在于过程的真实朴素,让人更容易亲近的环境,说到环境,少不了去往拉萨之路的美景,令人向往,就算是产生高原反应,也不后悔去一次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