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爱...巢湖文海文海晨光文学社

写在《红楼梦》读后

2021-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写在《红楼梦》读后

从7月12日写了第一篇“读书笔记”开始,一边读一边写,共写了55篇,前后过去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基本上是一个酷暑。

读完后,包括读的过程,心情可以说是平静的,没有特别的震撼。我想一个是因为读过,故事熟悉;主要是因为自己的浅薄。好比见到一件宝物,因不识或见识短浅,不能知道它的价值,不懂得它的好一样。

然而,毕竟还有那么一点感受和想法,不妨以总结性的形式胡乱写在这里。

首先,必要说一说宝黛的爱情

宝玉和黛玉初见荣禧堂,宝玉第一句话说的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贾母当时就嗔怪宝玉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其实,宝玉并没有胡说,换句话说,宝玉并没有撒谎。这句话表明了一个“事实”:宝黛有着前世之缘。宝黛之缘,拿现代一句祝愿的话来讲,叫天作之合。

可就是这样的缘分,到最后,并没有成就。黛玉反而因此英逝。

后来,宝玉娶的是宝钗。

在宝玉心里,爱黛玉是无疑的。娶宝钗是在他失玉糊涂的状态下进行的。这里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宝玉是清醒的,他会不会娶宝钗?婚礼能顺利进行吗?

实话说,我没有答案,不得而知。

首先,贾府的规矩,父母之命难违。宝玉的婚姻,背负着礼法与家族命运,是不可违逆的。

如果,宝黛钗处在现代社会会怎样?宝玉是不是一定娶的黛玉呢?我看也未必。

在贾母等长辈眼里,宝钗才是孙媳最佳人选,这几乎是共识。与黛玉相比,宝钗身体好,尤其是为人处世比黛玉圆通。就家庭来说,薛家比林家要深厚。黛玉是以投亲的身份来到贾家。而宝钗不是,是亲戚的身份,有着自家的生意买卖。婚姻不仅是个人的大事,也事关家族的兴旺。黛玉病怏怏的样子,生养能强过宝钗吗?何况是贾家这样的大家族,一定会考虑这些因素。所以说,换是现代社会,黛玉说不定会成为宝玉的情人或二奶(绝不是贬损黛玉的意思),而不会是妻子。

宝钗的成功在于她会行事做人。黛玉不仅没能如愿嫁给心上人,还因此早死,也是因为她的行事做人上出了问题。黛玉直来直去,高不高兴都写在脸上,喜不喜欢谁也表现在言行上。这样岂有不得罪人的?就算没有得罪人,你把心意目标过早的暴露,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去“争抢”像宝玉这样的一个富贵公子,岂不让人眼红,岂不让一干小人捣鬼使坏?就算是背后嚼舌根的口水也会把你呛得难受。

比如,黛玉春秋犯旧疾,咳嗽不止。宝玉直嚷着跟老太太说要燕窝省事,黛玉制止说,如此兴师动众,让人以为自己轻薄怪自己多事。宝钗得知,私下里叫人送给黛玉。这里表明了黛玉来自他方的威胁,也表明了宝钗的会办事。

想一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一个人的性格与生俱来。黛玉有黛玉的性格,宝钗有宝钗的性格。性格不同,命运也就有所不同。

对于黛玉,爱情是她的宿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我总在想:黛玉为什么要一意孤行,非宝玉不二呢?(心高命薄)她完全可以换个人去爱,换一个思路去过自己的生活。何况喜欢的人是宝玉。宝玉是许多人眼里的宝贝,是人人争着抢着爱的富贵男人。况且,他喜欢的也不仅仅是黛玉,而是见一个爱一个。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从这一点看,宝玉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的作派。而黛玉的专情,又是判若两人云泥有别的。

宝玉的婚姻也说明了,爱情与婚姻的根本不同。爱情在心在感情,婚姻在现实物质;爱情可以虚忽缥缈美好浪漫,婚姻是柴米油盐是生儿育女;爱情是一种感觉,婚姻才是事实。

想一想,黛玉根本不是宝钗的对手。美貌,才情,宝钗都不输黛玉。其他地方,黛玉并没有强过宝钗。只有一点,她从来不劝宝玉去争经济仕途,唯这一点让宝玉引为知己。可以说,黛钗是不同的两类人。尽管宝钗有如何如何的本事,可我仍然说不上喜欢她。而对黛玉抱有深深的同情,甚至为她受的不屈叫不平。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特别有感触。

二,宝黛的爱情背后,看贾家的兴衰

红楼梦虽然说了宝黛的爱情,是全书的一条主线。但它不是唯一。故事发生地,贾家的兴衰,更是贯穿其中。比起来,比宝黛的爱情更重要,更宏大。

黛玉初进荣国府,刘姥姥逛大观园,许多人物场景都可以表明贾家的富有,气派不同寻常。

宁荣两府,先出事的是宁府。宁府的混乱,出在以贾赦为主的主子身上。贾敬好道误命,贾赦好色,贾琏平庸之辈,算来宁府没有一个过硬的角色。除了王熙凤。可凤姐毕竟是一个女人,管管内务算算小帐还可以,螺丝壳里做点文章精致利己。缺乏远大通盘考虑。待人又太苛刻严厉,得罪一大片,又兼胆大包天,放贷伤人。且不出事,是好在有上面撑着一个稳定的局面。到后来抄了家,失势无权,一干势利小人都起来为所欲为。

有话说,宁府抄家因下人报复捅出漏子引起,皆怪是凤姐的严厉所致。实则不然。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时也,势也。环境随着时间向前而发生变化。贾家的落败,根本原因当然是来自本身,也有当时大环境的影响。比如贾政的为人,以忠厚为本。岂能在多变狡猾的官场融通?长久下去,不得罪人也被人算计了去。

后来,贾府又得以起来,重新走向了兴盛。好比人生轮回。

不论家族还是个人,以个人来看,中庸之道还是有它的存在道理。得意时不忘本,不忘形。失意时,不枉自菲薄,坚持做好自己。

三,红楼梦的语言

读前八十回,接着读后四十回,确有不同的感受。语感明显不同,只是说不出来罢了。好比品茶,较味之淡了。在于语言上的一种俗气,原涵有的那种意韵平浅了去。

但读到后来,仍认为是写得不错。仅仅从贾母生前分财,贾政扶柩回南等交代安排事件上,无不让人动容。

四,关于其他几点

早年第一次读红楼梦并没剩多少的印象了,倒是后来看87版剧有较深的印象。其中就有两处。一个是探春远嫁。可是这回读的书中草草略述而过,并不似剧中场面“热闹”;其二是贾芸的形象。在87版剧中是正面的。宝玉等收监后去探望,想法营救。与这回读的书中贾芸伙同“出卖”巧姐的形象全然不同。贾芸在筹建省亲的园内种树,认识了小红。那时我还把他们二人当草根发迹上位的正面角色来看。两下相看,有较大的出入。

宝玉后来出了家是知道的。这回读到宝玉出家后在路上拜别贾政,又是以前不知道的。让人感动,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宝玉那一跪拜,总感到有若干的重量和深厚的内容。全在读者的体会之中。

这次读完后,印象最深的,除了黛玉早逝爱情无疾而终等一系列的悲剧,更有许多让人满心激动难忘的人事。比如黛玉葬花,妙玉被劫。宝钗扑蝶,湘云香梦沉酣等。更有结海棠诗社,怡红公子开夜宴等,众多青春美好形象与时光,仔细想来,暗暗品味,真的有一种感觉: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青春年代,并且跟着经历感受了一番。幸哉,快哉!

然而,热闹过后是深沉的寂寞。繁华落幕,是无声无言的喟叹。世事无常,高天厚土,人生短暂而繁复。这一部书读来,心胸五味杂陈。

红楼梦的伟大,它的经时不衰,至今传颂,个中滋味,也在这一回重读的过程中再次有所体会。正是,红楼梦可以反复去读,不同年纪不同阅历不同的人们,都可以来读一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