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醉楚风文集

改群复盘: 主编带我绕过写听书稿的坑

2018-12-11  本文已影响102人  88似水流年

写作变现几乎是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梦想,能够用爱好来创收真是一举两得。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科班出生,有时候即使写出了一篇自以为比较有水平的文章,投出去后往往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很多人也参加了各种写作班,但是那些指导老师良莠不齐。有的老师自己都只有半桶水,就在那里充大咖,割韭菜。每个人都知道名师指点的重要性,可是去哪里找到一个既能指导我们写作、又能提供约稿资源的老师呢? 很幸运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他就是前折口主编。他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和教学方法

我是怎样知道前折口老师的呢?说起来有点话长。

大半年前,我开始在某成长营学习写作共读稿。后来听到有些人靠业余写作每个月能够拿到五位数,心里是又羡慕又好奇,心想他们写什么样的文章可以拿这么高的稿费呢?细细打听才知,这条快速致富之路就是写听书稿!写一篇听书稿六千到八千字,可以至少拿到一千元的稿费,高段位的人甚至可以拿到四五千的稿费。

那时我吭哧吭哧地写八九千字的共读稿才拿四五百块。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因为爱好读书写作,还真坚持不下去。所以一听说听书稿的事,我就申请写听书稿。听书营的老师发给我一篇样稿,我就开始了自我摸索学习听书稿之路!我在黑暗里摸爬滚打了两个月,在听书营老师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过了一篇稿,对听书稿的模式还是模糊不清。

正好在一个社群里看到前折口主编的饭团,我点进去一看才知,原来写听书稿是有套路的。我在饭团里一条条地刷下去,好像挖到了一个大金矿!饭团里详细地讲解了写听书稿的方法,怎样列大纲,怎样提炼主题点,怎样开篇导入,怎样总结提炼等等,看得我醍醐灌顶,就像打开了任督二脉!

看完了这些文章,我修改了两篇几乎胎死腹中的文章,顺利过稿。

尝到了甜头的我赶快把这个饭团介绍给我们那些学习写作的小伙伴们。我跟他们说,快来快来,我发现了一个学习写听书稿的好地方,这个老师既专业又敬业!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前折口老师是樊登读书集团的企业版产品“一品一课”的主编。樊登读书会有六七百万会员,能够在这样的集团里谋个主编的位置,足以说明他的专业本领是业中翘楚了的。

其次,前折口老师非常敬业,老师的饭团里是干货满满。

饭团里的话题包括分享、课程、通知、答疑、笔记和作品,每个话题都有清晰直观的标题。团员可以通过页面“筛选话题”迅速找到相关内容。老师在话题里把饭团是什么,怎样运作,团员怎样投稿等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在饭团里团员不仅学到写听书稿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跟老师一起读《金字塔原理》等有关写作的书籍,掌握写作的基本原理。另外,饭团里还有优秀学员的分享等。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饭团里就积累十几万字的学习资料!没有一种热诚地敬业态度是做不到这个规模的。

前折口老师还不断地对课程推陈出新,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最吸引人的就是改群的建立。

改群顾名思义就是改稿子的群。第一次建立改群时我还无动于衷,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等我看了第一期参加改群的同学发出改群复盘内容后,才后悔莫及。我匆匆忙忙地写了一篇听书稿,幸运地加入了第二期改群的旁听席。虽然没有改我的稿子,但是受益匪浅。

这期改群进行了三次点评,每次点评四个作者的文章。在点评的前几天,改群的每个人都会收到四个作者的文章进行互评自评,在知识圈打卡。星期四的时候老师会做具体的点评。

在点评的时候,老师说了两句名言。第一句就是: 不要有精英主义,可以有精英情怀;第二句就是: 不要有固定思维,可以有成长思维。

老师说改群无大咖,每个人的稿子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希望我们每个人认真寻找稿件中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提高我们自己的最佳途径。

每次点评老师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的问题,并告诉我们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很多问题我们学员都看不出来,老师指出后我们才恍然大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每周点评后学员要复盘,老师告诉我们: 要交作品,不要交作业。作品是要字斟句酌、讲究结构,并且需要被仔细打磨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领会学到的知识。

通过这几次点评,我学会了以下几个主要几点:

1) 导入部分

最好根据书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提出一些现象,尽量扩大受众面。采用SCQ法破题,就是先说背景( Situation),再讲冲突 (Complication),然后提问题(Question), 最后讲这本书就是解药。

2) 精髓

不要采用万金油似的句子,要明确地表达书的要点,可以用问句。

3) 作者的简介和书籍介绍

看书的前折口后折口,还有前言后跋。

4) 三个重点

三个重点之间要有逻辑。重点的提炼要精炼清晰,不要拉重点式的报幕。要遵循《金字塔原理》一书中的MECE原则,各个重点互不重合,但是合起来要包涵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工具类的书要把重点放在怎样解决问题的部分,可以采用层层递进的关系或者并列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结构要灵活运用,有时候“是什么”可以在导入部分讲,重点就放在“怎么办”上。

5)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选取时可以看文章的目录,或者在前言后跋里面找。论证时要设置清晰的路标,论据要围绕论点选取,书中选两个,书外选一个,要有新意新知。有时候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而且要说明不是什么。

6) 语言

语言要流畅,不要太口语化。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逻辑要连贯。

参加了改群后,再看书时,我能够跳出书外看结构,深入书中看逻辑。不像以前读书时,觉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另外,因为一起分析了关于拖延症的文章,发现我自己也有拖延症,我的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就是怕失败,这也是我迟迟不肯交样稿的原因。

总之,非常感恩遇到专业又敬业的前折口老师,感谢老师精心地点评。希望我以后能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尽快地交样稿,更多地过稿、签约!也希望继续参加下一次改群,跟着老师继续修炼。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你点个赞哦,多谢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