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前天上午去妈妈家,走的小区东门。在即将进大门时,看到有一辆小汽车停在大门外,不停的摁喇叭,看来是想要从此门进入。
看着那辆车窝在那里迟迟不动,心里不仅有一些好笑。这个小区共有三个大门,东门,西门,北门。在今年3月份之前,东门和西门只有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小一点的三轮车可以通过,稍微大一点的三轮车都不无法进入。所以相对于东门和西门,北门车流量是最大的,所有的汽车都从北门进出,也只有北门有门卫值班。东门和西门的传达室形同虚设,只是一间小房子而已。西门的传达室是一个小超市,东门的传达室曾经有一段时间是长期关闭的,后来卖过火烧,卖过菜饼,卖过鞋,现在卖水果。这是周边四邻都知道的事情,而且持续多少年都是这样的。至少以我对这个小区的认识,长达五六年以上是这样的。
今年开始,不知道为什么东门和西门进行了升级改造,汽车可以通行了,前提是有门禁卡的车可以通行。所以如果没有卡,你即便再着急,也只能转着从北门进入。
这也是今天早上看到这辆车窝在那里嗯喇叭感到好笑的原因之一。因为现在大多数小区都设立了门禁卡,有卡的汽车可以自由出入,没有卡的汽车有的可以出入,有的则不能出入。就比如我所在的小区有两个门,南门和北门,一般情况下,没有卡的车需要从南门进入,有卡的车可以在两个门自由通行。这是有门禁卡以后就订立的规则,门卫也会及时解释。

不过,也有的人非得明知不可为而硬为之,不让我进我非得进,看门的,有啥了不起?不就是看个门吗?让你看你就看,不让你看,你啥也不是。
前几天,下午五点晚高峰阶段就遇到一辆车堵在北门口要进入,传达室的门卫把小区的通车规则告诉他,让他从南门进,他不听,就非得要从北门进入,结果两相置气,门卫坚决不开门,司机坚决要从北门进,于是门口不可避免发生了堵车现象。最后堵了十几分钟,堵了十多辆车,不知道后排的哪个司机沉不住气,好心用自己的卡帮那人开了门。
其实这样的状况在每个小区都有发生过,不是偶然现象。至少今年,在我们小区门口大约已经发生了三起以上吧。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知道该守的规则要守,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有些人则非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是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
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昨天下午跟家长们打电话,有接近半数的家长说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气的骂了孩子一顿。骂孩子能解决学习问题吗?似乎大多数都不能,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也有大多数家长骂完了孩子就后悔,可是明知道不该骂却还是忍不住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什么情况?
您有过这样的情况吗?要不要一起来讨论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道不该这样做,却不得不这样做,是强迫。有的人知道自己的状态,有的人不知道。知道,就是有自知之明,问题不大。如果不知道呢?我们会看到因为学习成绩打骂孩子的家长,有的打骂几次不见效果,会换方法。有的打骂不见效,会更变本加厉的打骂,就像贾政拿起板子要打死贾宝玉一样。

哪种情况更有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从心理咨询角度来说,有效比正确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