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半生(五)
村里有很多流传多年的笑话,都是关于四邻八舍的。某人某年做过一件什么事、说过一句什么话,从此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一个人,去外地待过几年,回乡以后路遇邻居,邻居问他哪天回来的。他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答说“昨晚上回来的”。邻居一听,笑的打跌。从此,“坐碗上回来的”流传多年经久不衰,不管听过多少次,一旦有人提起,仍然能引起一片大笑。
小健回来以后没多久,就有人给他介绍了女朋友。女朋友比他大三岁,一开口就是流利的普通话,让我十分诧异。我因为听过太多次“坐碗上回来的”,所以就算在外地上大学,我仍然坚持讲家乡方言。当然,她的普通话也没有讲很久,毕竟生活的压力大于一切,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女大三,抱金砖”这句话的不可信。
你可能会有一点疑惑,小健的家庭不出众,自己又没闯出名堂,怎么还有人愿意给他介绍女朋友?小健回来以后,手面阔,能说会道,三天两头请左邻右舍喝酒。没过多久,大家就开始觉得小健跟四叔不一样,是个好后生。
他们认识不久就结了婚,然后一起去了隔壁县城去打火烧。火烧是我们镇上的特产,手掌大小,外酥里嫩,口感非常好。省内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镇上的人开的火烧店,也有人把店开到了北京、上海。小健他们是在一个小县城,主要靠供应几家烧烤店、羊汤馆,收入还不错,这是小健一生中最稳定的几年。我参加工作以后离他不到二百公里,去看过他一次。晚上喝的挺多,跟他抵足而眠,不记得聊过什么了。
这种小店同态竞争非常严重,而且不择手段。有一回,小健的摩托车丢了,他怀疑是斜对面的面食店做的手脚,咬牙切齿的说一定要找机会报复他们。后来那家面食店半夜失火,损失惨重。后来,小健的女人怀孕,回老家待产,小健一个人支撑小店,渐渐的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况且这时候的四叔性情古怪,整天龌龊不断,口角又十分尖刻,小健的女人在家很不好过,于是小健干脆关了店回家伺候。
四叔整天游手好闲,木匠活已经多年不碰了,地也不种,抽烟喝酒全靠小健,且又不肯低头,于是一家人关系非常紧张。那段时间我们两个偶尔一起喝酒,比过去更沉默了。我本来就话少,他也总低着头,闷酒更容易醉。
那时候小转一家也从新疆回来了。看来在新疆开饭店并不像小健描述的那么风光。小转回家没待几天就去了小健打火烧的县城也开了一家火烧店。小转非常能吃苦,忙里忙外,小店几乎由她一人支撑。她的男人可能是因为走过南闯过北,虽然没混出名堂,毕竟开了眼,对这种小打小闹很不屑,也很少帮忙。
这段时间的四叔应该是比较开心的,一家人终于团聚而且稳定了下来。这么多年被人当做谈资,他一直用执拗的骄傲强行对抗,现在他的骄傲终于有了一点点支撑。所以小健的女儿出生以后,他并没有表现出重男轻女的样子,甚至开始帮忙看孩子,经常看见他抱着自己的孙女,脸上挂着慈祥的表情。
乡下人家的生活不过如此,有一点钱,但是不多,地里有粮食蔬菜,大一点的花销就是看病和孩子上学。只要有一点微薄收入,日子就能过得下去。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就能过的很幸福。
那时候四叔可能已经在设计他的晚年了,儿女都回到了身边,孙子辈也一天一天的在长大,以后也许不用再苦熬了。但是生活从来没有给过他一条平坦的路,小转的死,彻底打垮了四叔。以后的四叔再也没有骄傲,变成了一个让人只有讨厌没有同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