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搞笑的读书

读书,重要的是感受,而不是数量

2017-03-15  本文已影响150人  云裳雨雾

上星期在一个读书写作群里,小伙伴们讨论读书这件事,发出来一个链接: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点击进去看到裡面一句话:“在写作之前,我一年的阅读量不到20本,开启写作之后,每年阅读量保持在100本以上...”

我表示不服...

我说,阅读不是以数量取胜的,感受最重要。读多少书内容都会忘,留下的是体会、是感受。没有感受,跟扫描仪没区别。

随口说完,我自己倒反复回味自己说的这句话,觉得还真蛮有道理的,的确是这样。且不说我们读过的书,就是我们高中三年学的数理化文史政,现在还记得的就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了吧。想起高考备战的时候,我跟同桌的桌子上立著高高的一沓小山一样的课本,地下还放著两个大纸箱,装满各种参考书,试卷,每天恨不得把这些书本里的内容都刻印到脑袋里。可是到了现在,还留在记忆中的有多少呢?

我很讚同马东在《奇葩说》辩论“高学历女生当全职太太是浪费吗”那一集裡面,总结发言时说的:“当你完成教育过程,把所学的全忘了的时候,剩下的,是教育成果。你今天还记得你所学专业所教你的那些东西吗,但你“记得”很多教育成果。你今天成为你,是那个成果在起作用。从这点上说,受教育这件事,没那麽严重。别把它当成你人生唯一的出口和一条路。”

他的这个说法提出了两个挺有意思的观点:

一、“读书”这件事也并没那麽严重。别把读书上升到一个“提升Bi格”的高度,也别把读书这个行为看得很高尚,读很多书的人只说明他\她读了很多书,并不说明他\她就高人一等了,就跟普通人不一样了。读书不能装A,不读书也并不可耻,关键在于人怎麽看待自己。人可以通过读书增长见识,可人也同样可以通过行万里路增长见识。怎麽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呢?读书高不高,在于人的思考,而不是“扫描”书本的数量。

二、“教育”不是实打实的你能背出多少条物理定律,记得多少名言金句,它是潜移默化之中的,深入人的骨髓,化有形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深刻的影响。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修炼武功的终极境界,就是把先前学的所有招式全都忘记。学到最后,一切知识于你都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甚至你都不觉得自己曾经特意“学”过,那麽你就是学成了。

社会舆论有一种“读书无用”论,认为人为何读那麽多书,到头来生活中都根本用不上几本那些书里的知识,何必浪费时间。这个观点只看到表面,而没看到读书本质的作用。读书的过程是锻炼思维的过程,人的肌肉需要锻炼,大脑也一样需要锻炼。在持续的阅读状态中大脑持续思考,保持灵敏,你会觉得你的脑子越来越好用。

我一直很敬佩我的奶奶,虽然她的全部学历只有小学四年级,所学的只足够应付日常生活,可她一生之中读过许多经典武侠著作——金庸的古龙的,各种野史、故事书,以前还大部分是繁体字书籍。不仅读了,还能绘声绘色地像以前的说书人一样把书里的故事一个个讲给我听,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无论我什麽时候听她讲那些故事,都依然觉得像第一次听时那麽生动有趣。那是......属于她们那个时代的浪漫。

为什麽读书?因为读书有趣,因为读书能隔空、隔时代窥探到另一些人的生活。对于我奶奶来说,读过多少本书不重要,故事都留在她的心裡了。

我接触真正的“小说”比较晚,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小学时期因为家裡人没有买书的习惯,只是读一些“故事会”,“读者”之类的周刊。初中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张小娴的《麵包树上的女人》系列第一本:

这本书打开了我的“眼界”,打开了我的心,也给我种了一颗“香港情节”的种子。虽然从很小的时候晚上就跟爸妈一起守著八点档看TVB的电视剧,但是真正对香港的嚮往是从这本书开始的。不得不说,有时候通过文字反而比电视图像更能理解到一些细腻的生活细节。又或许,人总会下意识的在想象中美化文字描写中的画面吧,那时候读这本书,我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有一天也要像女主角程韵一样,跟朋友去兰桂坊新年倒数。

沉浸在小说世界里,让我感觉自己跟著书中的人物,过著另一种人生,这种代入感是看电视电影无法比拟的。

第二本小说也是初中时代,跟朋友逛书城买的——藤井树的《这是我的答案》:

这本小说的内容我也“照例”不记得了,但作者在字裡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情绪,还隐约萦绕在我心裡。那种情绪上的共鸣带给我的影响并不大,但足够我记得那种感受。同样的感受在读另外一些畅销书上也有过,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爱读的类型。像《那小子真帅》,《梦裡花落知多少》,安妮宝贝的,张悦然的......虽然这些畅销书作者倍受非议,但是无可否认的,当时他们的作品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共鸣的抚慰”。人在得到情感共鸣的时候会感到亲切,会觉得内心得到安慰。知道“原来世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想”,就不会觉得孤独,陷入偏激思维里。这就是书籍能带给人巨大精神抚慰的原因。

书是人写的,也是写给人读的。当你在读一本书,你在读另一个人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那个人的思想会与你自己的思想产生碰撞的火花,这些碰撞引发你的思考,而后你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所以其实书里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阅读中的思考和体会。

我们常说,读书,要读好书。什麽是好?能引导你进入独立思考的,能让你有所体会和收穫的,就是好书。

如果你能从《穆斯林的葬礼》中读到人的真、善、美,从《追风筝的人》中读到悲悯和原谅,从《傲慢与偏见》中读到女性的骄傲与自信,从《飘》中读到永不放弃的坚韧,那麽就完全足够了。你已经“体会”过了这些书,没有必要清楚记住那些角色的名字和故事情节。

我们的大脑不是扫描仪和複印机,没有必要填鸭式地往大脑里填塞所谓的名著书单。世界上有那麽多好书,你一辈子都不可能读得完,况且,即使读完了,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用不著那麽多。但“感受”是永远都留在你的记忆里,对你的思想、气质产生影响的。那句话说的好:你的气质里,藏著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为什麽读读书就能改变气质了?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思考了,你“见识”了另外一个世界,也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读书从来不是“任务”,也不是艰辛的事,而是心灵的旅行。你能从茫茫书海中挑中一本书打开,那就是属于你与它的“缘分”,那就是此刻你最应该读的书。别人的书评,别人的书单那是别人所得的体会,你去拿来照搬是没有意义的。

都说鲁迅,可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他的书。因为历史于我没有意义,我更关心未来的生活。我不关心“人血馒头”,我也不想《呐喊》,我也不《彷徨》,就说明我Bi格不够吗?只说明他那个时代的事情无法让我产生共鸣,我无法体会罢了。对于无法体会的书,无法体会的思想,无须感到遗憾。

我想其实现在很多人说到读书,都是读的一些成功学,营销学,人际关系,股票金钱运作的“工具书”。对于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书,略读就可以了。毕竟没什麽用。就像那句话说的“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麽多人看了《富爸爸穷爸爸》,有几个爸爸富了?当年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轰动一时,现在呢?

一些人成功了,就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集结成册,想要“传授”给别人,这种异想天开的做法就像我学会游泳了,我把我的经验写出来给你看,你看看就能学会游了吗?这类书籍最多只能给人打打鸡血,因为太多“幕后”的事并没有公开写出来。

而对于一些学术类的工具书,就到用得上的时候再看吧。毕竟读完全套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麽,也成不了天才。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选一些合你眼缘的,你有兴趣打开来看的书,好好体会就可以了。

读书没有这麽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