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还是这样的朋友圈
1
其实,在这之前,我原本打算彻底,从朋友圈隐退的。
正如泰戈尔所说,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思念是翅膀飞过的痕迹。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你经历过,就是最大的美好,这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超然。 ”

我得学会超脱,并超然。
有人说,每一次的分享是活给别人看,每一次的刷圈又是看别人活。
有人说,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是不自信,是屏蔽了真正关心你的人。
有人说,不发朋友圈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真是这样吗?
你们是不是也都设置了三天可见,或者还有很多设为仅自己可见,设为私密空间,或者干脆不发不看了呢?
不看了?
当然也一定看不到这篇文章了。
因为,我虽然在简书创作,但还是打算分享到朋友圈的。
我按捺不住写作的想法,不管身体多累,指尖一发痒,头脑一发热,就想写,尽量写得好一点,但只是写而已,当然,写了就要发,发了就要给人看。
在《为什么是毛泽东》这本书中,作者说青年毛泽东时期,很喜欢做一件事,那就是,
“嘤其鸣也,求其友声”。
于我,亦如此。
只是这一次,我有点偃旗息鼓了,只想消失在人群中,再也不要去做那出人头地的美梦了。
2
数日前,因着急着他的橘子没销路,父亲急得睡不着觉,重度肺炎上了医院。
看到了CT结果,我心里嘘了一口气,还好一切还来得及。
不能再拖延和敷衍了,跑来跑去,朋友圈还是最适合展开行动。
当然还得放下自己的心思,重新在朋友圈开始呱噪。
便有了连日来像微商一样,不断的推广父亲的橘子和儿女的孝心。
我知道实际上,很多人都做得很好。只是我矫情地,把它当成了故事,说了出来,最终还是为了父亲能安心。
养育女孩,也是一样。朋友说,你养得真精致啊。我说,其实也有很多粗旷的,没有分享出来。大家都一样,都在努力用心地陪伴孩子。
正如汪涵在《有味》中所说,没有一件东西我想占有,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所以,其实,大家就彼此看看,而已。
愿意分享,就分享了出来,不愿意分享的,也未必做得不好。
3
父亲又打来电话,说实在是太麻烦我们了。
今天打包装盒时,因为只想多装一点给亲朋好友们,却忽略了快递总量会超标,礼盒不适合快递等各种问题。
我和弟弟弟妹在群里商量如何解决。
他看见了,觉得让儿女们,放下自己的事情,为他的事情劳累和奔波,他有点过意不去。
而且第一次弄,效率很低,效果待检,他觉得还不如一起打了批发好。
不帮,他急,帮了,他也急。
父亲,永远都是这样。
永远不想给人过多叨扰,但不得已叨扰了,又觉得很过意不去。
而我,不也跟他一样吗?
朋友圈,发多了,感觉是叨扰,不发,又没办法付诸行动。
实际上,只有当时展现的,恰巧有人看见了,连我自己,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去刷,顶多突然想起了谁,或者想看看谁,想了解谁。
但是一连串类似微商的动作,真的感召了身边好多朋友亲人,都开始来为我父亲打Call了。
也许,这也是一种温暖的传递吧。
原来,你还是这样的朋友圈。
三天时间下来,六百多斤,还在陆续接订单中。
突然有一种感觉,原来,你们都还在这里。
在我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了我极好的支持和信任。
一位朋友说,你真是个好女儿。
我回答说,太具体了,真的有点累。但是,不去纠结意义,行动就好。
所以,朋友圈,不去纠结它的意义,它的功能,分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