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

2023-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感恩学习相信小陶

感恩!六点签到

将家里收拾得无比整洁、过分注意卫生的妈妈,养育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过敏。最新研究表明,使用父母舔干净的奶嘴吸奶的婴儿,比使用按照无菌要求一丝不苟消毒的奶嘴的婴儿,患过敏的可能大大减少。

传统的母亲先把食物嚼烂再喂给婴儿的做法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事实上它既能帮助分解难消化的淀粉和肉类,也能通过唾液将多种有益的细菌传给婴儿。

在哺乳动物和一些人类文化传统中,舔舐婴儿很常见,而亲吻更是具有普遍性。

你可能听说过“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它是由和我共同学习过流行病学的同行大卫·斯特罗恩(David Strachan)提出的,他是在研究那些从出生开始随访的婴儿的哮喘和湿疹数据时,对此产生了兴趣。

他发现在英国,潮湿的环境与过敏有关。但是与人们的直觉相反:潮湿、拥挤、条件较差的居住环境反倒有保护作用,即使在校正了其他可能的偏倚后仍然如此。

这一结论得到了许多其他国家数据的验证。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过分洁净的环境可能会导致现代的过敏症。

在不那么洁净的环境下长大、常常能接触到动物和虫子的人似乎不会得哮喘,也不会出现食物过敏。

起初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主要与免疫系统有关,对免疫系统而言,在早期接触刺激物从而激活并精细调节功能,这是必须的。

而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演化。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切突然全变了,孩子们在越来越干净的环境中长大,无法接触到泥土和虫子,以前会得的一些小病也都不见踪影,而所有这些都曾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因此国家越发达,人们越远离自然,过敏症就越多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哮喘的发病率到达了顶峰,之后开始回落,而与此同时严重的食物和皮肤过敏明显增加。

和哮喘不同,这两种过敏在成年后也不会消失。1/20的儿童对花生、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过去二十年间,这一数字以每年3%的速度不断增长。

谷物过敏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我们可以准确量化过敏的发病率,而不用依靠调查问卷。

最新调查表明美国有54%的儿童对某种物质轻微过敏。在检查了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双胞胎之后,我们发现1/3的受试皮肤斑贴试验阳性,意味着可能存在过敏。

然而,美国有些地区的居民似乎不容易患过敏症。印第安纳州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当地的阿米什人村落后发现,阿米什儿童皮肤斑贴试验的阳性率只有7%,和他们的基因很相近的瑞士儿童,发病率则比他们高6倍。

自17世纪离开瑞士伯尔尼以来,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没变。

孩子们在村民的共同抚养下长大,学会走路后就会到尘土飞扬、堆满干草稻梗、散布着动物毛发和粪便的牲畜圈里挤牛奶。

干活最多的人肠道菌群的种类最丰富,其中有大量美国人体内少见而非洲人体内很常见的普雷沃氏菌等细菌。

到目前为止,“卫生假说”仍经得起检验,不过这一假说应该和我们所了解的微生物的重要性整合起来。

别忘了肠道微生物对完善免疫系统功能来说也很关键。这一功能是由肠壁上的调节性T细胞介导实现的,调节性T细胞是传递食物信号和激发免疫反应两者之间的信使和调节器。

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高意味着身体较健康,因为它有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

因此,因为遗传基因和限制性饮食的影响,母亲如果对食物过敏,孩子出生时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就较少。

研究人员在欧洲家庭中开展了类似的实验。如果我们可以为母婴设计出阿米什式的饮食方案和益生菌食品,增加调节性T细胞传递的信号,或许能扭转食物过敏成为流行病的势头。

我们中许多人从小就被告知卫生是保证孩子健康的头等大事。那我们还该不该让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呢?

天然但并不洁净的环境带给阿米什人的保护不仅来源于尘土和动物毛发,还来自栖居其中的几万亿微生物。

在农场附近长大的欧洲儿童就较少得哮喘和过敏症。

但农场之间也有区别。美国大型集中式饲养厂附近的居民对食物的过敏会减少,但哮喘发病率会增加。

一项研究表明,让小家伙们整天在户外玩耍、在泥地里打滚,与让他们定期洗澡、呆在室内相比,前者的过敏症和免疫性疾病更少,乳酸菌等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也较多。

不过这个实验是在小猪仔的身上进行的。但其实在微生物、基因和健康状况上,我们与猪非常相似。

许多过敏症患儿的母亲内心都充满了内疚,想尽可能地保护孩子们免于遭受灰尘和动物毛发中过敏原的袭击。

她们尽最大努力,将房子收拾打扫得好像无菌实验室一般。还有一些母亲担心有坚果、麦麸、面粉或者鸡蛋颗粒混到食物里,吃饭变得像到波吉亚家族府上赴宴一般提心吊胆。

但是研究表明把房子打理得像农场,养些宠物甚至养些猪,不但不会增加过敏,反而会减少。

养宠物会带来诸多好处,例如延年益寿、减少过敏甚至预防抑郁,这不仅来自动物的毛发和灰尘,还来自动物体内多种多样的肠道微生物。

将灰尘和多样性视为人类的朋友,不再将食物不耐受看作了不得的疾病,这对我们来说是艰难的转变,但对后代的健康来说却至关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