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忘忧社

别自以为是,在你还没有能力摧毁它的时候,却被它摧毁了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2人  醉余堂主人

最近几年,学生被校园贷套路的新闻时有发生。比如,2017年的最后一天,18岁的小倪从33层高的楼顶一跃而下,三十余万的校园贷巨债令他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小余21岁,一年前,她欠债二十多万,每天需要还款六七千元,接踵而至的催还款信息让她濒临崩溃。在校大学生在贷款平台借钱,3000元欠款能疯涨至30万债务,“疯狂”校园贷令人深思。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女生借“luo条贷”到最后利滚利无力还款,被泄露个人luo照甚至被逼失足等等新闻也时有耳闻。

所有这些案例,所涉及到的受害事主,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都会有各种侥幸,都认为自己不至于被套路到那么惨的。为什么这么想?基于两种简单心理。一种是高估自己,一种是低估别人。而这就是人们最终被像校园贷之类的高利贷套路的本质。

所谓高估自己,在本质上,是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一件事情,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涉及到钱进钱出,你当然要提高警惕,评估风险。这个风险,不仅仅是要看合同条文,恐怕很多猫腻,更在合同之外。不少大学生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借的这点钱,应该能还的。评估这个“应该能还的”标准,包括几个点:一,你实际能挣多少?心里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二,你到底有没有根据条款算过,你一旦逾期,利滚利的巨额利息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三,无论是涉世未深,还是已经在场上混过一阵了,有一个基本原则对谁都是不变的:那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凭什么一个听起来非常优惠的贷款产品就能轻易地给到你?别人没所图吗?你以为你只是问人家借了一点点钱,你有没有算过你要还的1+N多的钱中,这个利息N明里暗里会膨胀到多少?如果你对这些一无所知,只能说明你真的对自己不负责,你是盲目而愚蠢地高估了自己对事情的认识能力和实际的还款能力。

另外,你也低估了别人。你没有察觉到别人背后意图,或者你就算察觉到了,却会在高估自己的情况下,觉得这些你都能搞定,不至于发展到悲惨的那一步。这种对自己的高估,就是对别人的低估。你以为,别人都没你那么高明么?对不起,别人就靠你这种浅表性的自我认识来坑你的。正因为你有这个弱点,别人才有可乘之机牟取暴利。你把别人都当做无知小孩了,你觉得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么?其实,别人就是希望你这么想的!银行的贷款过程为什么不像高利贷那么容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也要考察你的还款能力,如果你还不上,那它借给你的钱,就成了银行自己的损失了。所以银行会相对较严格地审核贷款人的资质。而那一家可以轻轻松松贷给你款的公司,如果纯粹从金融贷款的角度来说,和正规银行要承担的金融风险是一样一样的。它也要承担极大风险的,如果你还不上,那也是它的损失。这一点,在它借钱给你之前,它就非常清楚了。所以它从一开始就不是走正常路子的,它就是要通过非法路子,能把你压榨出多少就压榨多少。你是他的一盆肥肉,不是正常金融客户。它对你敲骨吸髓,是真正的金融毒品。你没看到这一层的时候,就是你低估它的致命邪恶力量时候,就是你上钩的时候。

什么?你还说你肯定能到期能还清的?所以你还想借?即使如此,我依然劝你远离它。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当然知道不一定每次闯红灯都会被撞,因此有人会有所侥幸之心。但我还是劝你别闯,因为这个高风险,你担不起。只要在这个高风险地带上趟上一遭,你可能这辈子都要后悔,或者,你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羽毛,远离这些好看的毒药。世界之大,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更有可能找到一种饮鸩止渴之外的办法的。人是活的,所以应该把更多的聪明才智用在努力升级打怪、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把别人尤其是那些恶人当成傻子,在自己短期获得消费自由的同时,却失去了自己更大的自由乃至生命。

忽然想到“敬畏”这个词,好像不太适合用在这里。但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也不得不“敬畏”那些暗势力,这种所谓的“敬畏”,就是敬而远之,别自以为是,在你还没有能力摧毁它的时候,却被它摧毁了。

不要低估他人,也不要高估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