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小鱼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瑜伽老女孩Lily

“小朋友不要那么自私,要学会分享才是好孩子”,这是一句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话,并且代代相传了下来,在育儿路上沿用至今。

好像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做什么都比较自私,觉得自己的东西就要自己保护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所以你觉得这是错的吗?一定要马上纠正吗?

有一次,心血来潮,买回来四条小金鱼,配以花草在水中,十分的养眼,瞬时给家里增添了一点灵动的气息。

宝贝也十分喜欢,回家一看到金鱼,高兴的又是拍手又是欢呼,趴在鱼缸边问个不停——“妈妈,小金鱼吃什么呀” 、“小金鱼的妈妈呢,它们还回不回家呀”、“小金鱼什么时候才长大呀”、“小金鱼什么时候睡觉呀”、“小金鱼睡觉的时候是不是也睁着眼睛呀”、“小金鱼有名字吗”……她说,小鱼儿是她的好朋友。

养了几天的金鱼,也该换水了,这水该“养”两天换才好,于是我随手拿起了宝贝的小脸盆打了些水放在卫生间里。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不,不行,不能让小鱼儿占用我的盆子”。她把嘴巴翘得老高了。

“没关系的,脸盆里是干净水。”

“不行,就是不行,我就是不想小鱼儿用我的盆子”。说着她就要去泼水。

“小鱼都是芊芊的好朋友呀,用一下你的盆子怎么就不行呢?”我十分不高兴,说得有点急。

“不,它们不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小鱼都杀死。”

“你不是很喜欢小鱼吗,为什么要杀死它们?可不能这么自私。”

“可是我现在已经不喜欢了。”宝贝说着就哭起来。

“你怎么能这样呢?对小动物要有爱心呀”这时她爸爸也开始对她不满,和我一起批评她。

她哭的更大声了。

接下来,我和她爸爸轮番教育她要和朋友友好相处、要有爱心,可是都没效果,小丫头倔极了,什么也听不进去。然后我说,“算了,睡觉去,什么也不说了”,心想今天说不通改天再说吧,就哄着她上床睡觉。宝贝睡着了,看着她粉嫩可爱的小脸,我觉得刚才说得有点过头了,不该把她给说哭了。

女儿和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样的毛病,那就是自私,不愿意分享。

可是多想一会,就会觉得这真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作为一个成人,我们大概也有几样东西是特别珍视,不愿借给朋友的,所以为什么要期待宝贝去分享对他来说重要的东西呢?

她还不理解什么叫自私,什么叫爱心,也不知道杀死是个什么概念,你无法逼迫一个孩子去理解他心智发育未到的领域。她哭,大部分也是因为爸爸妈妈对她的不理解。当自己的东西被占用的时候,她本能的保护到了自己的需要。这些东西在大人看起来当然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却很重要,表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态度,其实这恰恰是人的自我边界意识。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像我这样,总是想要告诉孩子要谦让,不要太自私,要懂得分享,似乎这样才是一个孩子该拥有的优良品德。可是被迫的无私、分享,对于孩子而言不是一个双赢选择,通常是以牺牲自我需求而结尾。这只会让孩子的自我边界被侵犯,从而变得不会维护自身利益。

其实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私”,尊重他自由使用自己物品的权利。一个孩子只有先被父母尊重,才能到了社会为自己的利益有礼有节地去争取。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十年前的一段成长期心理教育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 其中她提到一个如何培养孩子不自私的例子,5岁的女儿去爷爷家,她给女儿剥了一个桔子,但这第一个桔子她让孩子必须一瓣瓣给爷爷、奶奶、姑姑们送去,不能自己吃。

这个做法无可厚非,但如果有人因此断定,不自私是可以靠“教”出来的,靠讲道理讲出来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世界早该没有犯罪了。

所有美好的品德,都是在爱的关系中自然养成的。孩子只有先在爱中不断吸收营养,之后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别人。爱的宽度与质量决定内在力量的大小。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像个质检人员一样紧紧盯着孩子的瑕疵,而是蹲下身来,等他们慢慢长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