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蜀国的灭亡真的是刘禅无能吗?这个忠臣难逃其咎

2019-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鹏_e002

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可以说是这四本书中最经典的一部了,因为三国演义篇幅最长、而且也是根据真是历史改编的小说,所以三国演义既是一本历史书籍,同时也是一本兵法书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三国演义的主要题材是依据刘备为核心人物进行展开的,所以刘备建立的蜀国成为三国演义的重心焦点。三国时期的刘备漂泊了大半生,直到诸葛亮出山之后才逐步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建立了蜀汉基业,但是蜀国却传到他儿子刘禅这一代就亡国了,后人在评价蜀汉灭亡的时候,都会说是因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导致的,那真的是后主刘禅的无能导致的吗?

刘备死后,年仅16岁的刘禅登基即位,成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刚一登基,就面临着蜀汉最严重的一次危机——曹丕联络五路兵马进攻蜀国,合计有五十多万兵马,蜀国危在旦夕。而且此时的蜀国经历过夷陵之战的失败,从经济发展、人口流失以及军队士气,可以说是再槽糕不过的情形了。

年幼的刘禅本来没有什么战争经验,整顿内政也是经验不足,而此时任何一项权利也没有在刘禅手中,因为刘备担心刘禅应对不了突发事件,也担心权利集中会影响蜀国日后的命运,所以将军权交由李严,政权交由诸葛亮,二人分权制衡,共同辅佐刘禅。但是面对五路大军的威胁,诸葛亮站了出来,果断趁势将军权从李严手中“抢走”,就这样,五路大军在诸葛亮的策划之下被顺利击退,诸葛亮也成为了此时蜀国权利最大的丞相——掌握住了蜀国的军政大权。

从此之后,诸葛亮不仅对朝廷内政的相关事情进行披露整改,同时也带兵进行南征北伐,而且在外出作战的时候也会派人将朝廷内部的奏章运到自己的营帐里进行批改。这一做就是三十年。

此时的刘禅在做什么呢?书中记载,刘禅整日和宦官同乐,通俗的讲就是每日除了吃就是睡,有精神的时候看看宫女跳舞或者斗斗蛐蛐儿,活的非常充实。所以就被扣上了“扶不起的阿斗”这样一个骂名,因为都看见刘禅这个皇帝不务正业,和诸葛亮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刘禅真的是什么都不做还是没办法做事情呢?

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准备出师北上、讨伐曹魏、光复汉室。第一次北伐的请求,却被刘禅给拒绝了,刘禅给出的理由是:北伐事宜会劳民伤财,目前蜀国最需要的是发展内政和生产,所以北伐之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刘禅委婉拒绝了诸葛亮北伐的请求,而且也明白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但这却是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毕竟诸葛亮是刘禅的义父,同时诸葛亮也是目前朝中重臣了,按说此时应该是说一不二的,面对刘禅的拒绝,诸葛亮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这个杀手锏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目前的形式,北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又把刘禅的父亲刘备搬出来,说我北伐是为了报恩刘备的,也是为了你们刘家,你为什么不同意?刘禅再傻也不可能听不懂,如果拒绝诸葛亮北伐的请求,那就是不孝,典型的道德绑架,所以无奈只能应允。

按说诸葛亮北伐,军权在手自然是不必多说,此时诸葛亮完全可以放手一半的政权给刘禅,这样自己可以轻松一些专心打仗,同时也可以给刘禅锻炼的机会。可事实却是,诸葛亮不仅没有给刘禅任何的内政权利,反而把自己身边的亲信都安排在了朝廷里面担任重要角色,比如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朝廷的护卫军统帅也是诸葛亮钦点的向宠担任;就连刘禅的皇后和妃子,也是诸葛亮为刘禅挑选好的,分别是张飞之女和关羽之女。由此可见,刘禅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是诸葛亮安排好的,刘禅还不能反对,那刘禅此时能做什么?除了吃喝玩乐,估计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了吧?

诸葛亮北伐的接连失败,加重了蜀国的负担,让蜀国实力更加落后。直到诸葛亮临终前还交代刘禅,说我死以后,我所用的人万不能轻易废除,我所立下的规矩还应该照常执行之类的话。诸葛亮死后,所有的军政大权才回到刘禅的手中,在这二十多年里刘禅没有正式的当过一天“有权有势”的皇帝,现在蜀国已经是个烂摊子了,刘禅又该如何下手去治理呢?

诸葛亮死后的十年内是三国时期相对平和的十年,这十年间,三国皇帝都在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休养生息,蜀国也在刘禅和蜀国重臣的治理下有所恢复。但是好景不长,诸葛亮的徒弟姜维为了实现和完成诸葛亮的遗愿,上书刘禅请求再次北伐,套路基本是一样的,就是不同意北伐就是你刘禅对先帝刘备和相父诸葛亮的不孝,刘禅也是没办法了,只能苦笑笑,统一姜维的请求。

姜维北伐中原,九次都无功而返,蜀国内部也是国库日渐亏空,加上用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手下能征善战将军也是日渐稀少,所以才会出现“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可笑场景,即便是这样,姜维还是北伐之心不减,根本不管蜀国国内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完成诸葛亮所谓的遗愿。

公元263年,魏国钟会领兵伐蜀,命先锋邓艾直取成都。钟会在外把蜀国主力姜维拖住,邓艾则带着自己的两万多人偷渡阴平,直奔成都而来。一路上,邓艾几乎没遇到什么阻挡,光翻山越岭自己的军队从两万多人简直不到一万人,邓艾几乎快崩溃了,但还是鼓起勇气向前迈进。军队走到绵竹的时候,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领兵五千来迎敌,被邓艾瞬间歼灭,此时的邓艾手里也就五千多人了。邓艾带领自己的五千随从直奔成都。

此时的成都有带甲士兵十万,常住人口二十万,城外的姜维正分兵前来支援,南蛮孟获也带兵向成都进发救援,只需要坚守三日即可。但是刘禅还是开城投降了,从此蜀国灭亡了。刘禅从此遭到了后人唾骂,但这期中的心酸恐怕只有刘禅一人知晓。

综上我们明白,蜀国的灭亡除了本身地理位置因素之外,和蜀国的用人制度、权利集中以及接连北伐战争都有很大的关系。蜀国偏安一域,经济发展肯定是比不上曹魏在中原的发展和孙吴在江南的发展,但是蜀国地理位置绝对可以抵御外来入侵。但是蜀国在用人方面还是遵循子承父业、任人唯亲,并没有举荐贤才的制度和方法,所以蜀国人才断层;接连北伐导致民不聊生,严重影响蜀国的内政治理和百姓的正常生活;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将军政大权统一收在自己手中,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是却导致皇帝没有实权,所以内政混乱。刘禅这个皇帝自己都感觉自己很窝囊,虽说是皇帝,但自己说的还不算,所以投降对他来说是最好的解脱了。因此蜀国的灭亡,刘禅虽然有错,但是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是诸葛亮以及他的势力集团,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