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S5-2《思想本质》:因果关系思维
作者认同的因果关系思维,是托尔密提出的“力动态”的心智模式。
这个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因果关系思维中,人们只考虑两个物体。
一个是主体本身,其有两种运动趋势,“动”或是“静止”。
image.png另一个是影响之力,书中成为“拮动力”,体现为对主体的运动倾向的“反作用”。如果“反作用”更大,则改变主体状态,否则,则不改变主体运动状态。
image.png因此,我们会得出在主体与“拮动力”的对抗过程中的四种结果。
1 主体原本静止,但被拮动力改变运动倾向。对应因果词为(致使)
2 主体原本静止,且未被拮动力改变运动倾向。对应因果词为(尽管)
3 主体原本有运动倾向,在相反的拮动力对抗中为改变运动倾向,对应因果词也是(尽管)
4 主体有运动倾向,被拮动力拦住。对应因果词为(阻止)
image.png在更多日常情况中,拮动力作为外因,变化较多,会有最基本的“切入”和“退出”两种变化方式。
而两种“尽管”的情况中,拮动力没能改变主体运动状态,所以不需要考虑拮动力的变化方式。由此,我们针对1、4两种情况,又演绎出四种情况。
A在拮动力改变主体静止状态中。由于拮动力的介入导致静止主体开始运动。这也是最常见的我们思考因果关系的例子。如划火柴导致火柴点燃。
B在拮动力改变主体静止状态中。拮动力已经带领主体运动,这时拮动力忽然退出,将导致主体静止倾向显现。就像挤地铁原本不想下车的人被外力挤下车,在外力消失后马上回到原位。
C在拮动力改变主体运动状态中。拮动力的缺失导致主体显现出运动本性,开始顺着自己的倾向运动。如俗话说的“脱缰的野马”,缰绳的缺失释放了野马的本性。
D在拮动力改变主体运动状态中。拮动力的介入导致主体静止,或是改变方向。但作者在图中并没体现主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这一情况。如武侠小说中,主角出拳让瀑布水倒流,就是逆主体倾向而动了。这种情况,与A其实类似。
除此之外,作者没提到“拮动力”造成的结果如果与拮动力方向相反时,人们怎么理解。或许这就又是导致人们认知迷茫的例子了。
像前面提到的法律思想实验中的例子,或是说我们常见所谓“阴差阳错”,“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之类的例子中,拮动力导致了相反的结果。因果关系不再那么直接。这时候的因果可能更多需要细致的分析,而不是直觉能搞定的了。
image.png这四种图像中,最主要需要注意的还是B和C。因为无论是图示关系还是我们的解读中,都会发现1与A其实类似,4与D也类似。拮动力的介入似乎不需要强调。
而拮动力的缺失导致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才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正如2、3使用一样的因果关系词“尽管”来形容一样,B、C也使用相同的因果关系词“许可”。23体现为主体本性强势而坚定地显现。BC体现为主体本性弱势,于是在拮动力撤离之后显现。
作者强调,这里之所以描述地如此繁琐且没必要,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注意到,我们日常语言经常把其中的许多要素杂糅。如“球飞了”,“风刮到了大树”等。这里需要区分主体、拮动力和结果三个要素。我们使用的动词的“聚焦”方式和“粒度”会让人忽略一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