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
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信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您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恰好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晕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只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是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初读时,觉得这就是一篇鸡汤,简单略过,没有入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场亦或生活中碰到越来越多三季人,渐渐觉得这个故事很实用。
我是一个相对较真的人,说的好听叫爱蹭分明、是非感强烈,说的难听就是逆商太低,脑子比较直。因为工作性质不得不经常直面领导,所以难免会有语言冲突。然而事后想想,毕竟是领导,不管耳朵里听到多少人随意出口还是有意而为之的传话,自己总是天天和他们打交道的,给领导找不痛快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心里要有一杆秤,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要用工作来评判一个人的全部,更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
今天午饭,妞妞突然和我讲“妈妈,你为什么不多笑笑呢?”“嗯?怎么讲?”我反问道。“妈妈,你多笑笑烦心事就没有了,还能换个工作呢!”妞妞这句话乍一听好像逻辑不通,没有什么联系,可仔细想想,不无道理,正所谓“张口莫骂赔礼者,伸手不打笑脸人”。看来妈妈脸上确实写满了故事,竟被一个小孩子看穿了,哈哈,谢谢妞妞“清”了我的“谜”。
我这炮仗脾气是该努力收收了,不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为了妞妞健康快乐,要把自己这面镜子擦亮些,少些抱怨,多些微笑,2024立个flag:努力不把工作情绪带入家庭生活。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别忘了开怀大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