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3阅读达人分享会(八)
本周的阅读分享由我和阿虎带来,分别是阿虎的《游戏改变人生》和我的《终身成长》
阿虎~《游戏改变世界》
游戏,前所未有地占据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是如何击中人类,提供现实世界中匮乏的奖励、挑战和宏大胜利的?
简·麦戈尼格尔为我们揭开真相: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和缺陷!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 游戏化,互联时代的重要趋势;第二部分 游戏化的4 大目标;第三部分 游戏化的运作机制;第四部分 游戏化带给互联时代的现实价值
第一部分:为什么(why)需要游戏化?
1.游戏能提升人的幸福感。
游戏是我们集中精力的大好机会,我们乐观向上地做着一件自己擅长并享受的事情。所有优秀的游戏都是艰苦工作。它是我们主动选择且享受其中的艰苦工作。而当我们从事自己喜欢的艰苦工作时,就点燃了头脑里的那根快乐雷管。
2.构建和谐的社会
游戏是最显而易见的心流来源,玩耍是出类拔萃的心流体验。自我激励、自我奖励的活动能让我们更幸福。更重要的是,它还证明,玩家玩游戏,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他们是在主动让现实生活变得更有价值。
第二部分:什么(what)是游戏化
游戏有4个决定特征:
目标(goal)(玩家要达成什么结果,是吸引注意力和参与度的关键)、
规则(rule)(为实现目标作出限制,培养策略思维)、
反馈系统(feed back)(以点数/级别/得分/进度表等形式反映,实现玩家的深度沉浸)
自愿参与(voluntary participation)
1. 更满意的工作
*反馈快速又强
*影响明显生产力
*目标和步骤清晰
精心设计的游戏工作让人觉得更有生产力,因为它感觉起来更真实:反馈来得又强又快,影响明显而生动。对很多不喜欢自己的日常工作、觉得它没有什么直接影响的人而言,游戏里的工作提供了真正的奖励和满足感。
2.更有把握的成功
胜利往往终结乐趣,而失败维持乐趣。只要我们的失败有趣,我们就会继续尝试,并保持最终成功的希望。如果我们能为失败所激发,说不定能坚持更长时间,做更艰巨的工作,处理更复杂的挑战。成功的希望比成功本身更刺激。失败比成功更有意思。在成功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但在失败中我们会看清自己。所以,面对失败的积极心态就是我们的成功。
3.更强的社会联系
游戏中我们跟队友的关系是一种极强的联系。共同完成同一件事、同一个目标能增强彼此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很多情感,比如尴尬、愤怒、骄傲等等,同时也会培养很多能力,比如想沟通、协作。书里给出了个很有趣的词“快乐尴尬(Happy Embarrassment)”,正是这种尴尬加强了社会联系。我们常常会给失败的队友一些Trash-Talking,这些打趣的话对队友来说是种反馈或正向刺激,对彼此来说也是面对失败的最佳的状态。当队友获得胜利,作为队友,我们会由衷的为他的胜利感到快乐甚至骄傲(vicarious pride)
4.更宏大的意义
我们所有人都渴望获得更多的意义,在宏观图景里创造更多奇迹的方法,在世界留下更多足迹,以及在自己所属的社群或者项目中迎来更多敬畏和好奇的时刻。
(游戏中每一次个人行为,累积为某种更宏大的事物,由此产生的神圣,敬畏,尊敬,都叫做宏伟情感,人类历史上构建的伟大工程,包括万里长城,金字塔,大教堂都有赖于这种情感,让普通人团结起来创造了非凡空间)
所谓的意义很大一部分是存在与一个宏大的故事背景里的,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平凡的存在。这也是我们对工作和生活感到很难产生动力的原因。
可以借助游戏化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构建宏伟背景,寻找其中的意义。
第三部分:游戏化怎样(how)运作
1.全情投入当下:游戏化的参与机制
平行实境游戏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从现实中得到更多。它让我们在不能或不愿进入虚拟环境时,也能轻松地产生我们渴望的内在奖励。它让我们不仅全情投入游戏生活,更全情投入现实生活。
2.实时反馈:游戏化的激励机制
玩家之所以能把几乎每一款游戏都越玩越好,是因为他们能够得到持续的反馈。这种瞬时的积极反馈让玩家更加努力,更成功地完成艰巨的挑战。把我们本来就喜欢的事情变得更像游戏值得一试,它能让我们做得更好,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为高远。
3.和陌生人结盟,创造更强大的社群:游戏化的团队机制
游戏把一群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目标上,它提醒我们:我们其实真心愿意与最陌生的陌生人分享。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需要,就能够和别人建立关系。人再也没有理由在这个世上感到孤独,不管是在虚拟世界,还是在现实世界。
4.让幸福成为一种习惯:游戏化的持续性
现实生活中实现幸福快乐,面临3大障碍:
1.人们不习惯直接开口说“爱”,表达感谢等浓烈的感情,会觉得那样做太“假”,有点做作。
2.自我努力无法达到长久的幸福,自我努力可以实现克服恐惧,实现个人成长,但幸福的长期构建需要纳入家庭,群体,社会的环境,并非个人努力能够替代。
3.改变想法比改变行为容易,我们经常会认同一些实现快乐的途径和方法,但懒得去做。
而游戏促使合作,人们之间的交流更趋直接,在积极的情绪和意义感的背景下,感激等正面情绪的表达可以直接提出,不会显得做作/贸然。
游戏化机制,具有目标导向,丰富的反馈,密集的障碍,让表达积极情绪变得更为有趣,能够获得更直观的激励,让人上瘾。【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不够直接,交流存在着很多不必要的障碍。游戏化能做的就是减少障碍,或者分解障碍,解决障碍。人们可能更愿意去克服障碍,获得幸福】
第四部分:游戏化的价值和时代(when)
1.可持续参与式经济
“游戏玩家有创意,善坚持,总是迎接良好的挑战,他们强大的认知储备,再加上经久考验的投入量,是一种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
美国西雅图一支由医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和职业游戏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就设计出一款游戏,鼓励玩家使用脑力,运用其聪明的才智和创造力来亲自动手折叠数字蛋白质,从而为疾病研究做出贡献。
2.伟大的人人时代
社会参与游戏,可以让普通人变成现实中的超级英雄。有款叫《非凡》的游戏,使用户可以通过举手之劳,参与救人性命的伟大事业。当用户上传的除颤信息被真正用于急救了患者,《非凡》会在系统公告板中公布其胜利,所有玩家都会知道这个用户的贡献。
【通过营造紧迫感,呈现清晰的挑战以及增加社会竞争的层面,游戏把原本让人觉得平凡,琐碎的行善努力变成了一个非凡的壮举。千百人参与其中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积极的体验】
3.认知盈余的红利
每一个玩了10 000 个小时游戏的年轻人,日后都能在游戏环境下实现非凡的成功。多人和在线游戏加强了我们建立、锻炼共享意向的能力。每当我们答应一起玩游戏,就是在实践人之为人的一项基本天赋。
4. 超级合作者
游戏最有把握成为地球生命的下一种突破性结构。成为人类以来,我们几乎一直在玩各种精彩的游戏。团结一心,我们可以攻克一个兴许是最值得尝试、规模也最为庞大的障碍:利用游戏提高全球生活质量,为未来做好准备,让地球顺利进入下一个千年的全球性使命。
结语 游戏化,重塑人类的积极未来
感悟:自从小学初中迷恋了一阵Q游的对对碰,连连看和4399里的小游戏后就再也没有喜欢过任何网络游戏,甚至周围同学迷得相约网吧或者一起开黑时也无动于衷,感觉玩游戏耗费时间而且没完没了的,很不能理解周围同学为啥如此着迷。这篇文章让我找到了背后的原因。带点难度但又能够完成的目标让玩家觉得很有干劲和动力,实时的反馈机制让玩家不易倦怠反而一直保持兴趣和激情,其间的社交功能满足了玩家的社交需求,难怪我室友总会在玩游戏时聊得热火朝天还跟游友护送礼物。此外,游戏化事实上还为社会带来贡献,之前看了作者在ted上做的演讲,游戏能够使人变得更好,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团结和激发潜力,同时还能利用玩家的注意力使之参与科研,医疗,为人类事业做出贡献。当然我不喜欢玩儿线上游戏,但是喜欢跟人玩儿面对面的游戏,能让我感到刺激,也能够满足我的社交需求同时提升了我的与人合作能力!之后会抱着更理解的态度对待那些痴迷于游戏的人,他们只是在游戏中找寻现实中缺失的快感,游戏有它的好处,让人在无聊的现实中获得一丝欢愉,但若用来长期逃避现实仍然不可取,所以,理性对待,让游戏为我们所用~ 为此我对照了一下易效能天使班游戏化运营管理方式,首先制定了统一的班级规则,大家都是付费后自愿参与,同时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增强时间管理能力,成为更精进的自己,此外还有班主任,教练和优秀的小伙伴给予反馈,妥妥地满足了游戏的4个决定特征:目标(goal),规则(rule),反馈系统(feed back),自愿参与。
袁园圆~《终身成长》
分享前,先做了一份思维导图,那就是我的分享思路
我爱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是,它不仅提供了理论,还阐明了方法。德韦克帮助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方法表明,仅仅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一番深入了解,你就能让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彻底改变。
——比尔·盖茨(大佬的评价)
分享前我先问了个问题,你认为聪明是固化的吗?
然后先介绍作者
《终身成长》的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她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这本书是作者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并且因为对“成长型思维”的研究,她获得了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在这部作品中,她以通俗易懂的笔触总结了自己对人类两种思维模式的研究。也许因为思维模式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成为内化的心理机制,我们很难跳出思维的框架,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作者身为一个曾经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固定型与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剖析。她认为,仅有专业技能或动力或许能让我们取得暂时的成功,但无法帮助我们尽可能维持成功。而巅峰状态的持续需要一种健康、积极、不断进取的思维模式,一种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而将关注点投放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态度上的长期的思考方法。无论是在商界、体坛、婚恋关系还是亲子教养中,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都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我们面对失败时的复原力,面对挑战时的承受力,面对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事业时付出努力的多寡。这种思维模式标志着一种诚实的态度,因为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偶然得来的成功并不可靠。
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德韦克的思维模式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是思维模式的践行者,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打上了你采用的思维模式的烙印。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有意识地做出相应调整,你会更有把握获得并保持成功。
关于聪明是固化的吗
有些人认为,聪明是天生的,但我们之前的学习都告诉我们,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智力是会随着学习而改变的,这里的智力指的是广义智力,也可以说是智慧。有人说,你说的就是对的吗?我觉得聪明这件事就是固化的啊,生下来就定好了,那再回答一个问题,是不是有很多人原本挺聪明的,到最后变笨了?如果答案是“是”,那么很明显,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会变化的,而我们说,学习就是最好的手段。聪明没有固化,我希望你相信这一点,因为这种“相信”会让你变聪明。此话何解?
当你真的认为聪明已经固化的时候,如果你本身不太聪明,就不太容易再去做出改变,结果真的就固化了;如果你本身还算聪明呢?由于你的懒惰,导致你反而变“笨”。而当你真的认为聪明没有固化的时候,无论你是聪明还是不太聪明,你都会变得更加聪明,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会为了“更聪明”而不断去尝试自己能力边界以外的事,这种尝试本身就是一个“变聪明”的过程。你可以不相信我说的,但正如那个博弈观点一样,如果你不信我,什么也不干,显然不会变得更好;可如果你信我,至少有一定的机会变好,为什么不信呢?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的两种思维一种认为聪明是固化的,另一种认为聪明没有固化的就分别是固化思维和成长思维。
具有固化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一切都是确定的,会产生一种让自己表现得聪明的欲望,因此他们认为智力是固定不变的;遇到困难时,避免挑战;遇到阻碍时,自我保护或轻易放弃;认为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或者会带来更坏的结果;对来自他人的批评,往往会忽视其有用的负面反馈信息;当看到他人成功时,会感到他人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很早就停滞不前,无法取得自己本来有潜力取得的成就。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一切都是可以变得更好的,总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他们认为智力是可以提升的;面对困难时,他们会迎接挑战;面对阻碍时,会勇于面对挫折,坚持不懈;认为努力很有必要,熟能生巧;对待他人的批评,不是屏蔽,而是从中学习;当他人成功时,他们会从他人的成功中学到新知,获得灵感。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能取得很高的成就。
由此看来,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真的需要学习一辈子,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受挑战,才能对自身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从而形成螺旋式的成长。
介绍完了固化思维和成长思维,我们来解析一些思维模式!
第二部分:思维模式
成功还是成长?
成功导向和成长导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成功导向的人往往是结果导向的人,只要结果好,就可以不求甚解。但我们说结果好真的就可以了吗?未必,因为结果还可能有运气的成分,这次运气好不代表下次好,这次刚好没入坑,不代表下次不会入坑。所以结果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在结果作为“机会的瞬间拼图”的时候才可能有用,比如迈过某个门槛,是一次性的,那么当迈过的时候就迈过了,这个时候我们说结果才是重要的。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事情来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世上没有落单的坑,只要不搞明白,不弄清楚,下次换个形式你就还有可能往下掉。因此我们说,大部分时候“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了以后,从成功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提升了赢得游戏的概率,当你每一次做事成功的概率都是1%,2%的时候,狗屎运成功了也是保不住财富的,但当做事成功的概率都是50%,60%的时候,就能保证偶尔遇上厄运,没成功,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大部分事儿都可以重来,比如创业。
害怕努力
每当我们想起小时候的寓言故事或者是童话故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小规律,那些聪明的、强大的,往往是输家,而那些笨拙的、弱小的,往往是赢家。
当然,这可以激励那些弱小者,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但同时,很多人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只有乌龟才需要那么努力。可能很多人都被这种思维给毒害过,小时候,我们总是害怕“努力”,一旦努力就有很多同学凑上来冷嘲热讽“呦,还挺用功的嘛”,你只能连忙解释,没有啊,我昨天玩了一天游戏,把今天作业补完而已。因为你知道,万一下次考试没有超越他们,你会对自己更为自卑,尽管考试的分数本来就有一个浮动范围存在。
努力成了一种羞耻,因为我们的固定思维告诉我们——有天赋的人不需要努力。我们很多人都会陷入这种思维陷阱,事实上,有天赋的人比你更为努力的比比皆是,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他特别有天赋,更多的人是“本来可以有天赋”,但却没有显现在人前,被人误认为是没天赋。
当我们在教育孩子,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清楚这一点,你应该如何夸奖,是你很有才,还是你很努力?那听了我刚刚说的,相信大家心里有了答案。
天赋的真正意义
我们知道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天生的天赋,天赋究竟是如何展现的呢?就是我们的敏感度会更高,学习的进步会更快。然而从初学到顶端,中间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解决很多的困难,打赢很多的对手,很多人认为天才就是一进入领域就是高手,这无疑是一种误解。天赋,只是在同等的有效时间内,增加成功的概率,对,就算是同等的有效时间,天赋也只能增加一些概率,而不是必然。如果要跟其他特质去比较的话,它跟家境好、受过高等教育等都是同一种东西,都是你的一个“安全网”,什么叫安全网,就是你比他人的成功区间会更大一些,比如你的努力程度没有到100分,到98分也能成功,而有些外在条件更有优势的,则努力到80分或许也能成功,另一些人就算努力到100分,或许也只有10%的成功概率,且一旦失败,信用卡账单就得用3年5年的打工时间去偿还,尽管如此,若不努力就是0。因此初始天赋没有多了不起,它能增加的成功区间也常常不是很大,如果你的努力程度不足60分,给再好的外在条件也是白搭。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明确的是,成功的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条件都只能增加一点点的成功概率,但当你去执行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执行力的原因,哪怕你的执行不那么完美,但当你去执行了以后,你往往就会到达下一个阶段,碰到一些新的机会。因此你会发现有些人一开始并没有想怎么样,结果事情做着做着就很牛了。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是天生的XX,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如马云说一不小心把阿里巴巴做大了,我相信这是真话,就是靠执行,不断解决问题,然后就会碰到新的机会和挑战,只要这个过程像优秀的翻台率一样足够快,很快就能到达另一些不执行的人眼里的顶端。
第三部分:关于能力和天赋的真相
成就的由来
我们总会认为,惊人的成就都是某些孤僻的人在实验室里敲敲打打然后突然一个灵感闪现,把之前的东西都串了起来,就有了惊世的作品,比如爱迪生和电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莫扎特和他的曲子。其实这个世界完全不是这样的,成就也不是童话故事里的样子,事实是爱迪生有着超过30名助理,其中有很多是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有强有力的资本介入,实验室也是最高规格。电灯呢,也不是一个突然的发明,而是旷日持久的战斗,中间有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和一大堆工人作战了很长的时间,最终冠上了爱迪生的名字,可千万不要认为这是穷人能完成的事情。爱迪生也不是科学怪人,他是精明的企业家,他懂得如何去讨好媒体,如何包装自己以及如何不计道德地打压对手,这应该和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不一样。达尔文和《物种起源》也没那么简单,《物种起源》并不都是达尔文的观点,是达尔文和他的团队、同事、导师经历了上千次的观点交锋和讨论,耗费半生,最终集成了这篇集众人之长的巨作。天才莫扎特呢?在被人们所熟知以前,他的作品并没有那么出色,也不都是原创,很多都是把其他作曲家的东西进行大块拼接而成。成就不是童话,不是一个瞬间就可以点亮的东西,当你看到那些头衔和精彩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得清楚那不是事实。
标签与打破标签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被标签化过,对于好的标签,我们当然会乐于欣然接受,但有的标签有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比如肥肥、傻子、胆小鬼等,有些人在长期被标签化的过程中变得更差,比如大家都想在体育课上看你出丑,于是你就更加讨厌参加体育课,接着由于你缺少练习,就更容易出丑。打破标签是一个需要主动承受一段时间“负面情绪”的过程,这并不容易,首先你得改变对标签的错误认识,即如果你不是有明显缺陷的话,其实你可以在绝大多数领域做得比大多数人都好,所谓标签,只是针对缺乏练习的现状而已;其次,你得清楚一个点,那就是如果你害怕他人的嘲笑,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练习,如此一来,要么他无法再嘲笑你,这样就会转为尊重,要么他会对嘲笑你失去兴趣。你知道一个人嘲笑什么样的人最有兴趣?就是那些不敢做的人,那些会因为嘲笑而感到难堪的人,这就跟被打和被骂一样,如果你不会痛,不会哭,不会生气,那些人就对欺负你没兴趣了
社交恐惧
技能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来精进,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能很多人没想到是如此之快,也有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没有接触过钢琴到弹得行云流水,这或许让你大跌眼镜。那么,你是否相信社交恐惧这类看似天生的东西,只要相信自己能够从性格特质中抹去,你就能将其抹去呢?我们常常将人分为外向和内向,但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同时存有这两种特质,仅仅是比例不同而已。当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遵循天性行事,在跟外界不断地交互中,由于收到的反馈不太一样,于是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个体,拥有各种各样的性格,其实性格这个词并不神秘,就是对我们“习惯如何应对世界”的概括而已。罗永浩就有轻微的社交恐惧,但显然,他证明了即使是他这样的人,依然可以成为国内最出色的演讲者之一,当我们说到我们是内向者,我们就是不善与人沟通,或者就是不善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用固定思维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第四部分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两性关系处理能力
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有能力的时候,我们总是能举出很多例子,说出很多方面,我们会说这个人左右逢源,这个人很有商业头脑,这个人思维缜密等等,但是很少有人把“能够妥善处理两性关系”当成是一种能力,当我们看到一段幸福的婚姻时,我们不会说某人是杰出的两性关系处理者,我们只会说“你真幸运,遇到了一个好丈夫/妻子”,或者“你真幸运,遇到了一个相爱的人”。菜蔬说他有一位朋友,生活得很幸福,她的闺蜜总是羡慕她有一个好丈夫,菜蔬见过她的闺蜜,也见过她的丈夫,菜蔬对她说,你的闺蜜觉得你幸运,错了,如果你的丈夫跟你的闺蜜在一起,那就谁也不会幸福。有些幸福不是因为你遇到了对的人,而是你的适配范围比较广,大多数人遇到你,两个人都会比较幸福,而另一些人的适配范围比较窄,谁遇到她,都不太容易幸福。有些人只看到了别人的运气,却没有看到运气之所以是运气,还跟人有关。
注定的爱情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通常相信,两个相爱的人应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两个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很相配,某天遇到了,接着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希望看到的恋爱关系就是如此特别的,而不是随机的。然而事实上,两个相爱的人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去寻找拼图找到的契合的另一半,而是我们在某个刚刚好的时刻碰到的一个还行的人而已,我们可能不是很满意,但不妨碍我们通过一番经营,产生自我感觉还不错的爱情。所以那些能够拥有爱情直到老年的人,一定不是运气好,也不是有多么合拍,但肯定是不错的两性关系经营者。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通常很认同一句话,叫“那些要你主动去努力争取的,都不是真正的爱情”,我能够十分确定,当一个人持有这种观点时,TA一定得不到长久的爱情,因为长远来看,没有一份爱情是不需要人们主动去维系的,你会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讨厌的事情,这就是代价,没有人可以无需代价就得到一切。与此类似的,还有“心有灵犀”。夫妻之间应该有默契?不,应该说是长久一起做事的两个人都应该有默契,这并不是什么感情驱使的,也不是什么“投契”,而是单纯地利用神经反射来预测而已,当两个人没有这种默契的时候,也不代表感情出现了问题,而是在某一领域交集不够。所以无论是经营也好,想达到心有灵犀也罢,都需要人为努力去“促成”,有人可能会对一开始就在某事上心有灵犀的异性产生好感,那仅仅是一瞬间,就算不是一瞬间,也仅仅是某个领域,你们的这种偶然基本到此为止
七年之痒
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婚姻会因为7年而发生一些问题,金融危机也差不多是7年来一次,股市貌似也是7年遇一次牛市等等。
对于七年之痒还有一个神奇的解释,那就是人体每7年就要将全部的细胞更新换代一遍,也就是7年前你爱的人已经完完全全不是今天的这个,因此当然就会发生问题了。
我们是学科学,学逻辑的,自然不能信这些无稽之谈,因为7也是概数,有时候不是7年,是8年9年甚至10几年轮回一次的时候也很多,因此这个只是作为谈资之用,并没有什么其他用途,也不存在什么规律。当然,因为时间久而倦怠,这是比较正常的一个现象。
很多人会觉得,为什么婚后另一半会慢慢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们常常认为自己遇人不淑,或者是对方实在太会伪装,因此上当受骗了。
其实他们并没有想过,绝大部分时候,这个过程是双方共同促成的,单纯一方基因突变的情况并不多。
当我们说对方的毛病越来越多的时候,其实在对方看来你也一样,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身体的吸引力在慢慢减弱,因此哪怕我们不出现滑坡,仅仅是维持原样,本来某些可以忍受的行为也变得不能忍受了。
所以所谓的七年之痒,仅仅是我们忍受的阈值提高了,很多人其实都没有变,只是自然吸引力减退,如果社会属性的吸引力不同步增强,很显然自然就要“痒”了。
第五部分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正确传递反馈
我们常说,我们的身上有着原生家庭的印记,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我们的身上有着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记,世界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层层链条的传导作用于我们身上,说得再精炼一点,就是宇宙中的每一个点,都包含了这个宇宙的全部信息。之所以我们喜欢说原生家庭,是家庭跟我们的相处时间最久,所以它作用于我们的“块”看起来最大、最频繁,尽管它也是由其他作用力构成。因此,我们传递给孩子怎么样的信息,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反馈,都会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添砖加瓦,当我们传递给他们的是“你真努力”,他们便会在下一次更多地做努力和成长型尝试,当我们传递给他们的是“你真聪明”,他就会为保有“聪明”的头衔而奋斗,无论是尝试做更简单的事情还是回避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享受夸奖”的感觉是好的,因此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将行为尽量调整为能被夸奖的样子,当我们去纠正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先确定,你给的反馈正确吗?会导向他往正确的路上走吗?
之所以很多人说“父母是不需要考试就能上岗的职业”,是因为不仅事前没有准入门槛,事后还没有考核机制,没有人因为做不好父母而怎样,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自食其果”。就像我们上面说的正确反馈,很多人都做不到,因此孩子的价值观从很小时候就发生了扭曲,当孩子被椅子碰得哇哇大哭的时候,很多父母会去踢椅子,可是椅子真的有错吗?没有,我们只是想让孩子早点笑。你看,我们并不是想花一些时间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我们只是想早点解决自己的麻烦。很多时候,父母教的并不是如何解决事情,如何让事情变得更好,而是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如何评价执行者身上,当孩子摔碎了一只碗的时候,当孩子玩火被烫伤了以后,并没有告诉他接下去应该怎么做,而是对其过去的行为甚至对孩子本身进行评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顽皮和笨手笨脚的人。但事实上呢,他们只是在尝试一些事情,跟你尝试你的新手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承担结果的主体往往要算上你一份而已。所以作为父母,最重要是告诉孩子“接下去”的事儿,如果接下去的事儿会让他费很大的劲,那么显然,下次他再做的时候自动就会衡量,无需你告诉他做了这件事就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了展示身为父母的权威,我们常常会在很容易善后的小事上大动肝火,其实想想,是不是不对呢?
成长思维误区
成长型思维有着很多的误区,一提到成长型思维,很多人可能就反应出“努力”二字,但正如之前在《认知突围》中讲的,努力并不足以让你成功,努力这件事不仅包含了过程,还包含了方向,有些父母学了咱们的《终身成长》之后,就拼命地夸孩子努力,不管这种努力结果如何。其实事实是这样的,当你的努力一直没有成效还在埋头努力的时候,你就应该分析一下,是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如果你没有想过分析方向,却依然拼命在做,这种“为了努力而努力”的状态其实是另一种不努力。因为“做”依然是相对简单的,而寻找正确的过程则是相对困难的,逃避困难,选择简单,本来就是不努力的表现。
第六部分:如何训练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第一步:接受
书中介绍了了训练成长型思维的四步骤。首先是接受它,知道固定型思维在最初其实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为求认可而形成的一套模式,最初是为了保护我们,只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成为阻力。即使是明确的知道是固定型思维的人,像接受我们的出生地一样接受它。
第二步:观察
第二步是观察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采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能回答以下问题:在哪些场景下会出现固定型思维,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以及最后对个体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步:命名
比如曾经很多人在周遭的人取得成功之后,最常浮现的一句话是“这有什么难的”,有一种很酸的感觉?可以取名为酸葡萄宝宝
第四步:教育
第四步是尝试新行为,意思是要提前想好如何教育“酸葡萄”宝宝呢?下一次再听到别人很成功时,第一句话是“他一定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学习,我要好好研究一下它的成功”之类的,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要有高度的警觉,知道酸葡萄宝宝又要来捣乱了,所以抢在酸葡萄宝宝前面说“他一定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学习,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它的成功”,慢慢的“酸葡萄”宝宝就被驯化了。
在练习成长型思维,有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是当自己已经明确的知道在哪些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固定型思维时,提醒自己:我又陷入固定型思维了,作为一名成长型思维的宝宝,此时是要...... 渐渐的会开始观察别人的行为举止,别人如何说话做事,自己哪些方面可以做的更好,让自己可以不断成长。
罗胖说,成就=核心算法*不断重复动作的平方,我相信成长型思维是核心算法的一个因子。
罗胖在《奇葩说》中:成长的本质是一个人碎掉,而成长就是把这个让你碎掉的东西放进你的身体里面,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你,这个把东西放进去的过程就是成长。
《终身成长》要告诉大家的一个事实是:人具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在很多时候,由于受某一种思维的作用,它影响了我们的心智、行为,最终导致结果天差地别。换言之,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要尽可能的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让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成为可能。
感悟:以上基本是我演讲稿的内容,当然实际分享时我还穿插了我自己或我周围人的例子。比如我曾经在面试中被问到认为自己是个偏聪明的人还是偏努力的人,当时被问蒙了,而现在我会坦然地说我觉得自己是个偏努力的人,因为不避讳说自己努力而且真正在正确方向上努力了才是真的聪明。还有我一个初中闺蜜曾经一百五六十斤,我觉得她不可能瘦下来,结果一年的时间,再见到时只有一百零几,变化很大,变得更漂亮了,这就是她勇于打破标签的表现。我应该是个偏成长型思维的人,第一次高考时只考到二本,毅然决定复读,也相信自己可以更好,于是第二次上了一个985。当然某些方面也是固定型的,比如想维持自己很厉害的样子,考试时很在乎成绩和绩点,以后应该更从容一些,多问耕耘和成长,不惧怕挑战和失败,只为进步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