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与阅读整本书

2019-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静好O_cbef

今天读到了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的“略读指导举隅”,叶圣陶先生先谈到了初中生的精读文章的现状:初中生每个学年大概也就读六七十篇,三年也仅有几百篇文章。如果在所学的文章之外,不加以参读相关的文章,将导致对所学内容不完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叶圣陶学生认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悉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我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观点其实与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部编版语文教改下推广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观念正相契合,于是极大的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先认为国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授精度课文时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之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略读相关文章或书籍,因为课文所选文章一般都是精心挑选的短小精悍并不系统的,倘若学生对所学文章只是停留在课文以内,不加以拓展和参阅相关文章进行验证,将导致知识的零碎而不全面不系统,叶圣陶先生举了教学生精读《桃花源记》课文为例,如果学生想要了解陶潜的为人,就应该去阅读《晋书·陶潜传》或陶集。对于叶圣陶先生的学生应该阅读课外参考书目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也深有体会。在我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涯中,我学习语文基本只停留在教材所选的文本中,几乎没有多少课外阅读,更谈不上课外查找参阅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导致我对所学内容掌握的不深也不全面,知识是零散的,一点都不系统,因此也忘的快。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时在学习苏轼的诗词时,老师都会结合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当时的写作背景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得出苏轼在诗中寄寓的积极乐观旷达精神,但是我对于诗歌创作的具体的背景,以及苏轼的生平的了解却是零碎的,以至于当我在考试中再遇到他的诗的时候却又是一片茫然。我想这很有可能就是我初中语文成绩一直平平的原因。

而现在自己已身为人师,还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阅读的匮乏,幸好现在教研室正在推广“整本书阅读”活动,我有幸加入这个大家庭,并同学生一起推动“整本书阅读”,要想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活动中,老师就必须自己先阅读,才好做好引导阅读的工作。

在响应“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感召下,前段时间已读完了《苏轼传》。读完之后受益匪浅,让我对诗人苏轼有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以往对苏轼的了解仅限于某一首诗、某一个阶段,而读完整本书之后苏轼在我脑海中的形象立马鲜活生动起来了,且令我印象深刻。这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阅读整本书”的意义,让我今后更加坚定地去阅读整本书并把“整本书阅读”的活动在学生中引导落实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