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读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2021-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嘻哈妈妈育儿经

在入学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就已经积累了高达3200万的词汇学习差异。3000万的词汇差距会极大影响儿童在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执行力、批判性思维、情商、创造力和毅力等方面的表现。

——达娜·萨斯金德等《父母的语言》 

1. 阅读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高效途径

真正导致不同家庭之间孩子学习能力差异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孩子日常听到的词汇量和词汇品质的差异。补足这3000万词汇鸿沟最有效最低价最容易执行的途径,就是阅读。大脑可以把阅读中接收的语言,转化成比语言实际所传递的意义更广泛且更复杂的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因此阅读可以帮助孩子读写能力、数学概念、自我管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各项学习能力的发展。

阅读对孩子读写能力发展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经常读书听书的孩子,必然对文字的结构有更牢固的认知,对词句和文章的理解能力也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稳步提升。

在家庭中听到数学词汇更多的孩子,和只听到很少数学词汇的孩子相比,对数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度更高。如果父母觉得自己“没有数学细胞”,生活中跟孩子互动也很少提及数学相关的词汇,但又希望孩子未来学习数学更加得心应手,那么父母就可以从小为孩子挑选一些数学故事绘本或者数学相关的科普书籍,经常阅读。

儿童读物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土壤;不同类别的故事,可以用孩子懂的方式,滋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批判性思维、情商等各个维度的素质的发展。

2.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豪言壮语,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不敢说。教育部高考改革后,数学命题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因此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区分度会大大降低。而语文高考的广度和难度都会提升,筛选作用增强,语文在中考和高考中的地位,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重要。

而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阅读则是语文的基础。阅读中的信息搜索、理解能力、推断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都是语文考察的重点;而作文也需要基于优质的阅读,才有优质的输出。如果没有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日积月累,到了中考高考,只能干着急。幼时不阅读,中考高考徒伤悲。

3. 阅读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小Z是我寒假时辅导的一个小学五年级男孩,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都不及格。我给他讲解数学的知识点时,发现他数学思维没有问题,前后的关系都能理解,例题都能做正确。但是当我把练习题布置给他独立做的时候,他总是做错,尤其是应用题,他无法下手。

原来是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出了问题,我没有给他分析好题目的已知条件,以及条件和求解问题之间的关系,他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无论是做题还是自学,他的阅读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他其他学科的学习。我只好根据他目前的阅读水平,回炉重造他的阅读理解能力。然而我只能尽力,因为已经错过了最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时机。

众多学术研究表明,孩子的阅读能力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到小学三年级,孩子之间会产生显著的“成绩差距”或“学术落差”。这里面最根本的差异,就是阅读能力的差距。换句话说,孩子三年级之前培养起来的阅读能力强弱,几乎决定了孩子日后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因此,把阅读作为孩子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选项,一点也不为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