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一)

2023-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梧桐雨_

今天是第四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初拾校长越读会的第一天活动。当我们来到广东惠州东江博雅学校的校门口时,大家都很很疑惑,这是学校吗?怎么像一个古建筑参观处?雕梁画栋、大理石做的拱桥,琉璃瓦闪闪发光,怎么看都不像学校。但那大楼的牌匾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东江博雅学校”。跟着热情的老师往前走,一路上也没有看到学校常见的校训、校风什么的,但是处处是鲜花盛开,树木参天。最后来到一座大楼的七楼,一个诺大的报告厅,宛然像一个高级酒店的配置,声光电俱全。

看到大屏幕上霍然写着本次活动的主题“百岁莫兰遇见千年东坡:寻找不确定性社会中的“压舱石”。上午先是一个启幕式,然后是卢志文先生的主旨演讲,合影之后是特别伴读。分别是东江博雅学校副校长龚克的《校长的现代素质与山长特质——伴读<苏东坡传>》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也是《教育为人生》的译者刘敏女士的《教育为何,教育何为——伴读<教育为人生>》。

在启幕式上,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把学校办成图书馆”的袁卫星校长,听他讲述他如何把静静躺在图书室的十万多册图书搬到学校的各个楼层的,又是如何联手宝安区图书馆打造了开放的多元的社区图书馆的,又是如何让学校的图书不断增长的……不尽感慨:校长,确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他的认知与格局,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品质。

讲到阅读,我要先讲讲今天下午的活动,在博雅学校的图书馆进行“止语静读”。它的学校图书馆,可谓是高大上呀,整栋大楼有4层楼都是图书室兼阅览室。一排排精致时尚的书柜,摆放整齐地各类新书。特别让人眼馋的是,我去那一层楼摆放着大多是适合低段孩子阅读的经典绘本,我像一个孩子一样贪婪地翻阅着那些精美的图书,如果我的孩子、我们学校的孩子也有这样的图书馆,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我看见有不少孩子或坐着,或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读着,那神情该是怎样的专注与自由。

上午分享的还有新学年教育总校长邱华国的《互相师友,彼此成全》,他从教育的压舱石是什么讲起,他说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组织化了的人影响人的方式,一起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师生之间从“亦师亦友”的关系到“互相师友”的转变,互相师友的教育,需要新管理,新管理,指在互相激发善意与潜能的过程中,彼此成全。新管理之新,重在开卷,坚持长期主义,实现积累性超越。让校长越读赋能新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