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迎新队员作品专题作业本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

写作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2023-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舒同学

昨天,文章人事百态|大家伙儿获得了任真老师的超级权重点赞,据发表已经过了整整11天,这为什么还专门提出来说一下呢?

焦虑是生活的常态,别人是不是我不了解,自己倒是逃脱不了。学习上焦虑,日常更文也会焦虑。写好了会焦虑,写不好更会焦虑,如影随形,芒刺在背。

虽说现在的文笔有了一定的提升,可远远不够,要进步的空间太大,太大。2月10号,这枚优创徽章的获得确实意义重大,可关于自己的写作水平心知肚明。

说实话,这枚徽章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像是“捡漏儿”。对于伯乐12次推文的硬性要求,散文、小说才是写作实力派,书评和影评总感觉在文笔上似乎谈不上需要多大的技巧和功底。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入门级,亦或者还只是在门外张望的初学者的粗鄙认识。好的书评和影评应该是化情节于无形,从某一个触动自己的视角出来,来串联起全文。

我呢?总还是摆脱不了先把故事情节梳理一变,这当然算到总字数中去了,一般占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基础上才开始阐述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要是情节阐述部分限制字数,我想有几篇是不达标的。

书评和影评区别其它体裁作品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有可以参照的母体,写到半道上卡壳了,还可以返回去反复观看电影的某个场景,书上的某个情节,直至获得了所需的触动,继续提笔。

一直以来,总会为此惴惴不安。现在的自己依旧连一篇短篇小说都写不出来,总觉脱离了现实素材就无处下笔,更无法去构建一个虚拟的框架,再去填充血肉。

对于散文呢?也是如此,过往写的,大多只算是感悟罢了,参加过的主题征文字数一般在1200左右,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机会确实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参加了采薇伯乐的散文主题征文活动。

算上昨天被点赞的一篇,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与散文伯乐的主题征文活动了。还记得第一次写的是再见2022,你好2023|从己出发,遇见更大的可能性,这篇由于太过碎片化,过多的个人化,私己的经历和想法,自是落榜了。

总感觉自己写的东西逃不了以自我为中心,写着写着就陷入到自我的迷思与追寻,很难以旁观者的角色去讲他人的故事。可既有的文集中,作为旁观者来记录他人故事的文章有不少,这不就矛盾了吗?

在我看来,并不矛盾。既有关于他人故事的文章都是亲历,与他人的交谈中获取的素材,可自己还不能够很好的调取沉淀已久的关于他人记忆碎片。一回到时间长河中去叙事,整个人就原地懵圈了,写着写着又变成了自己的事。

之所以说这篇文章是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不是说它写的有多好,甚至连严格意义上的散文也不算,总感觉是散文与非虚构的杂糅,四不像吧。

可这篇文章算是第一次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叙述,并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呈现效果暂且不论,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向着写作。

这篇文章从构思到落笔,进而成文。整个过程给我带来了几点感触:

1,知易行难

也算是看了些许优秀的散文作品,文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真的是信手拈来。自认为应该比较容易,待落笔时,文章第一段本想通过自然之景来引入主题,硬是苦想了一个来小时,最终的效果并不怎样,模仿的痕迹太过明显,抒情太过刻意。

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舒缓心态,认清自己当下的身份,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最便捷的通道。

2,如何理解散文的真实?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情感是散文的灵魂。足以见的,真实对于散文的重要性。

可何以为散文所需要的真实呢?不带情感的对客观现实进行陈述吗?好像不太行的通,它脱离了情感这一散文重要特质。

况且,时间是单向度的,过去的事情一去不复返,不可能事无巨细的还原客观的真实,总会夹杂着个人的体悟和链接。

此外,生活是零散的,片面的,如果我们只是对这些记忆碎片进行罗列,那也就失去了情感的真实。外在的场景和话语都是为了更准确的表达当事人的“话外音”,进而抒发情感。

很多时候,生活其实是非常平淡无奇的,不同作者笔下的生活之所以显示出巨大的差距,那与个人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有关。

这篇文章里面的各个人物都是真实的,可关于他们的有些事情会带有夸大的成分,并非是去欺骗读者,而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在某个特定场合的特定情感,使之更加的饱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