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别让“欺凌”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道疤

2017-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悟62

欺凌,充斥在这个社会。

美国心理学协会将欺凌定义为蓄意并反复作出的挑衅行为,旨在令他人受伤或感到不适,形式包括身体接触,言论羞辱等行为。据专家探访调查研究发现,欺凌行为似乎与相关社群的信念与价值相关,成年人与儿童都会成为欺凌对象,面对社会中存在的欺凌现象,沉默只会助长欺凌,必要时需挺身反抗,指出欺凌者的错误,同时在安全的位置保护自己。除了主动对抗欺凌,必要时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其实欺凌不单有校园欺凌,还会有网络欺凌,职场欺凌。在这个网络信息交流时代,相信大家都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当然这些现象大都针对一些名人,或者当今时代的一些红人。看过一档国内综艺,里面一名嘉宾因自身原因整容,在节目里面出来后,他坦诚自己多了很多粉丝,但是都是些所谓的黑粉,就是网络水军一样,盲目的跟从别人骂他整容鬼,盲目评论,语言不堪入目。他在节目中说其实自己不怕被骂,最怕的就是那些语言被父母看到,有一种感觉就是大家把刀子插在了他的胸口,但是拔出来时却是父母的血。听到这句话可能大家都会有感受,你无所谓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就可能成为一把利剑深深的插入对方胸口。之前看某新闻报道,<甄嬛传>中饰演安陵容的演员陶昕然在微博大爆粗口,因其在微博分享其女儿一组照片而有网友评论说感觉你女儿不会有好下场。而正是这句话引起了骂战。事后其在采访中说到;我可以忍受你们骂我,怎么着都行,就是不能动我家人,身边人。很多时候你自己的软肋就是自己亲人,大多数被欺凌者会选择不告诉父母,也是因为心疼父母怕父母心疼。面对网络欺凌,大多数我们要认清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做到的道德义务,不盲从,网络欺凌大多是匿名的,被欺凌者应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树立自己强大的内心。才能在这现实的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必要的时候必须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欺凌者周旋到底。

据调查很多校园欺凌现象,大多数孩子都会采取默不作声,因为挺身而出,有可能自己也会成为被欺凌者。大多数孩子是一名不作为的看客,有些时候不作为的看客,也是欺凌的促成者。新闻里面频发的中学生欺凌事情,很多孩子因为被欺凌而选择结束了自己生命。这对很多家庭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其实有时候看到那些欺凌者,他们可能年龄很小,心智尚不成熟,为什么他们会走向欺凌,背后的原因,也是令很多家庭深思,很多欺凌者他们是缺乏爱与关注的,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又在心智不够成熟状态下受到暴力环境影响的孩子,他可能会凭借自身身高力大或家庭条件优越来用武力或其他恶劣的方式来征服周围的一切。很多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也与学校管理相关,美国心理学家苏珊.斯韦尔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儿童会担负多重角色,有的孩子在这里欺负别人,可是换个地方他又会沦为欺凌事情的牺牲品。曾经有一个孩子对她说;我直到欺负人不对,可是我受欺负的时候,学校从来也不管。这说明由于学校缺乏管理。有些孩子受到强悍者的欺负后,就把火气撒在另外一些较为弱小的孩子身上,这样的以强凌弱形成恶性循环破坏孩子成长的环境。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做的除了那些必要的措施去制止这些孩子,家庭学校多一些关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那些被欺凌的孩子有 一些特性,大多数是较同龄人弱小或者身上有些特殊的地方,孩子们面对欺凌表现出的要么是不敢回击,因为对方比自己强大,他不敢。其实我想告诉这些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战胜欺凌者必须勇敢站出来,指出对方的行为。如果说凭自身力量不能够去做到,那么一定要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而不是自己默默忍受。当今社会心理抗压能力差,远远不能立足,作为家长从小对于孩子教育也应加强孩子抗压能力,教会孩子如何笑对这个社会,做强大的自己。一时的欺凌现象被解决,如果自己内心不够强大,那这些事情是否会再次循环发生?

总之面对这个社会各种欺凌现象,我们只有自身内心强大,才能做到更好,因为只有真正走向这个社会,你才会明白有一颗玻璃心是多么的无助,记得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在节目说过一句话;被欺凌时多看看苏东坡和白居易,看看他们有多惨,你就会好受一些。虽说有些玩笑在里面。但这也是一种自身内心的强化。所以,笑对这个社会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