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的错,是设计的错
很早以前,在刚开始乘坐封闭式直梯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每次都会按错电梯按钮,应该按上的时候,我按下,应该按下的时候,我按上。而且不懂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别人不会按错,我就会按错呢?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找到答案,后来就去观察别人怎么按电梯按钮。
发现其他人按电梯按钮的时候,和我完全是相反的!我又在想,这是为什么呢?
再后来,我按照别人按电梯的方法去按,果然,到了我想要到的那一层楼。
我的目的达到了,就是到达我想去的那一层楼,也就没有再去在意这个电梯按钮的问题。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才明白了,原来按错按钮不是我的错,而是设计的错。
(图片拍摄:沐沐)这本书是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书中提到了很多的设计案例,这给了我很多启发。
回想我在乘坐封闭式电梯时内心的真正想法:如果我在一层,而显示屏上显示电梯此时停在三层,那么我需要的是让电梯下来,我才能够坐上电梯上去,所以我按了下键。
但其实,我的最终目的是要上楼,所以我该按上键。
对于这样的按键使我困扰。而别人的思维仅仅是想要上楼所以就按了上键。
后来在很多的场合,再看到电梯的时候,电梯外的按钮已经进行了改进,成了一个按钮。
不论你是想要上楼还是下楼,只要在你所处在的那一层,按下按钮,电梯就会停在你那一层,待你上了电梯以后,再去按下你想去的那一层的按钮。
显然,设计改进了,说明不止是我一个人发现了这样的问题,犯了这样的错误,而有一部分大众都出现了这样的困扰。
再者,电梯内的按钮。
按常理来说,电梯楼层的按钮下面的数字小,上面的数字大,竖排的按钮从视觉上让我们去竖读,而且排序是按楼层高低排序,上一层的按钮在下一层之上。
但我却发现,有很多不合理反人性的设计是这样设计电梯按钮的:
(图片来自网络)①的上面是③,②的上面是④,这样的排列,恐怕很多人在按电梯的时候都会犹豫半秒,然后再按下按键。
同理,我又想到一个很鸡肋的设计,那就是小区楼门上的通话按钮。
101、102、201、202,开始我想,按照我们从左到右的习惯,站在门口,101应该就是我们左手边一楼的住户,102就是右手边的住户,但后来发现不全是这样,导致我现在都不知道我家到底是201还是202。按门铃通话按钮,从来没按对过。你说这个设计是不是很鸡肋呢?
今天在《一席》上,一个题目的演讲吸引了我,《反人类设计背后的心理学》,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前面所述的三个事件。
这篇演讲的主讲人,是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高在峰高教授。
在他的演讲中,也说到了电梯设计的案例。高教授在演讲中反复提到“不是你的错,是设计的错”,这句话,听着耳熟,原来就是《设计心理学》的作者唐纳德·A·诺曼所说,因此我也是在书中看到的这句话。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些设计确实很不合理,反人性,很鸡肋,导致人们犯错,所以,这个错误的原因是在设计上,而不是在人的使用上。
就从高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案例来说:有些地区,在地上画出行人等候区域,这个区域是用红色大面积涂染,表示这个区域是行人等待红灯的区域,这有什么问题呢?
(图片来自高在峰的演讲)在我看到大屏幕上放出照片时,看到等候区域的红色,我很诧异!如果是我,可能我都不敢踏进这个红色区域。
因为,红色代表禁止,这一块大面积的红色是让行人进入呢,还是不让行人进入呢?
高教授也指出,当人在红色区域时,很容易产生兴奋、紧张的情绪,也容易导致冲动,那么,站在这块红色区域的行人,很可能会急躁,没等红灯转绿,就会迈出脚步走上斑马线。
像我理解的那样,红色本就代表禁止,当人们在表示禁止的区域待久了,当然就会跃跃欲试想出去,不想过多地逗留在这里,所以行人很有可能抢红灯,形成交通事故。
因此,高教授在演讲中强调,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概念的兼容性,比如红色代表危险,禁止,那就不能在安全的区域使用红色,要在特别提醒和强调的地方使用红色。绿色代表安全,蓝色代表注意等等。
再比如饮水机的设计。
高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他的一个真实事件:有一次他在高铁上,前排的一位大叔拿了一个空杯子去打水,回来之后他任然拿着一个空杯子回来,显然是没有打上水。
之后他也拿着杯子去打水,发现,出水的按钮是一个大大的红色的按钮,按下去之后才能出水,后来前坐的那位大叔看到他是这样打的水,才过去以同样的方式打上水。
整个饮水机上有三个灯,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一个黄色灯,下面有一个大大的红色按钮。
我想大叔肯定是不知道这个红色的按钮,到底能不能按,然而,除了这个红色的按钮再没有其他的按钮了,只能作罢,抱着空杯子回去了。
再者,很多饮水机上有很多按键,除了热水键、冷水键以及温水键以外,还有再沸腾键、童锁键等等的按键。
一般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饮水机是完全搞不定的,懵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一个说明,来指导人们如何使用。
但是,这个说明在哪里呢?
在出水口的下方,你必须弯腰低头才能看见这个说明,而且很费劲,大部分人就会嫌麻烦,作罢。
这样的一个设计合理吗?
有人会说,想的的很周到呀,还有童锁键,但是一般情况下,饮水机的作用是出水,给人们提供水,如果在第一时间没办法给人提供水,那么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
因此,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要让用户关注于他们的目标,而非工具。在饮水机上,用户的目标是取热水,而不是如何使用饮水机。
所以,不管饮水机多么的高大上,让用户快速准确的取到热水,才是一个好的饮水机。
在高教授的演讲中,还有一个例子让我记忆深刻!
那就是2017年8月10日23时34分,一辆成都开往洛阳的大巴车,撞上了隧道的墙壁,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当看到下面这张图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隧道旁边多出了一条道呢?在晚上视野不好的情况下,确实是看不到这条路,很容易会撞上墙壁。
(图片来自高在峰的演讲)但在这条路三车道并入成两车道的时候,并没有路牌提示,道路也没有变窄,完全没有任何的提示前方并道。最后导致了这样的惨烈的事故。
那驾驶员为什么没有看清路呢,驾驶员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人们对高速公路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是快速的,畅通的,驾驶员也是这样想的,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定势,尤其是在晚上车又少,就放心大胆的往前走,结果他怎么会想到,这里没有并道提示,而前方有一堵墙在等着他呢?
因此,道路的设计就是有问题的。
说了这么多,设计是服务于人的,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但如果像上面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很反人性,很鸡肋呢?
因此,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后,不要过分自责,要明白,这不是你的错,而是设计的错。(此话仅用于设计,而非找外部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