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2024-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魏博洹侯

昨天说遇到一个病人,舌尖起泡疼痛难忍,起初针刺太冲,太溪,阴陵泉三条阴经之穴位以及昆仑,阳陵泉,足三里三条阳经之穴位。

只是为了恢复气息升降。

无效,依然疼痛。

之后想起学五输穴中阴经之荥穴属火,治疗热病可刺荥穴。

因为舌头起泡而疼,想来是上火所致。

一针针刺后溪透少府而劳宫穴。

一针针刺鱼际而透大陵。

两针刺了手少阴,手厥阴,手太阴三条阴经的荥穴。

无效。

昨天下午就坐不住了,患者舌尖依旧疼。

冷静下来,反思配穴,以及治疗思路。

这段时间学习火神派,一切头目上火均属阴邪格挡阳气上升的阴火,属阳虚。

之前看其舌苔,润有齿痕,不属于阴虚。

知道是辩证错误,被其病症所蒙蔽。

察其脉象,右寸肺脉浮而涩,跳一下紧跟着一下,之后略微停一下,然后继续重复。

湿滞痰湿之象。

按揉其肺经五输穴,到肘窝处尺泽穴异常疼痛。

双侧各扎一针,休息一晚,至今早时已经不那么疼痛,虽然还有些疼,已经可说话吃饭了。

经此一例,不禁反省:

望闻问切,最后还要落在切上,落在六经上来治病,离开切脉,只是盲人摸象,乱抢打鸟找不到重点。

不能想当然,也不能自以为,所以才说学艺不精,离真正的大医还差很远。

多学,多思,多练才是王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