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为什么个人成长不能被计划?

2023-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陆华胥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498/5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本书讲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创新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

1.听书笔记

01)在科学探索中,任何理论、解决方案,乃至材料或者技术的价值,往往是和它的新奇性挂钩的,所谓新奇才是王道。

02)过于具体但遥远的目标,具有极大的误导性,让我们走上一条错误的探索或者研究路径。

03)不要拘泥于目标,不要死板地设定具体方案,以兴趣为持久动力,以漫游寻宝为心态,才是抵达伟大与成功彼岸的底层逻辑。

04)那些科学史上看似灵光一现的创新突破,从来不是偶然,当事人在漫长艰辛的探索中,已经发现了无数块踏脚石,距离神秘宝藏只有一步之遥。

2.听书感想

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充满了神奇的偶然:

物理学家牛顿在偶然间,看到苹果落地,想到万有引力。

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偶然间,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

工程师斯宾塞在偶然间,发现雷达测试中的电磁波能加热食物。

这些看似偶然的发现,背后充满了必然,当事人并非灵光乍现,而是在前期做了大量的相关思考和研究,临门一脚的出现,只是时间或早或晚的区别。

即便有些人的研究探索在某个阶段卡住了,后人也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产出新的成果。

然而这个过程中,科技的创新,那些伟大创想和发明的诞生,无法被计划。

由此想到,个人成长及改变也是无法被计划的。

首先,想要成长,实现改变的契机,是没有办法被计划的。

它一定是经历某个事情,在某种情境下,突然遭受到了冲击,萌发出来强烈意愿。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想到要个人成长,而某个情境、某段经历,乃至某个故事、某篇文章,可以激发沉睡的勇敢向上的心灵。

其次,个人成长的节奏,没有办法被计划。

它一定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需要一个不断试错优化的过程,离不开逐渐积累。

就像我们平时的状态,一定是存在起伏的,有时候精力充沛,大干快上,有时候状态不好,有心无力,只能说是维持在一定的区间中。

最后,个人成长的结果,改变的出现,也是不能被计划的。

它一定是量变达到质变,是局部改变到整体跃迁,源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想要实现自我成长,包括我自己在内,为此坚持阅读、写作、学课程、做复盘,可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不是按照计划表来的。

不是说读完10本书,写作10万字,学习10门课程,结识10位高手,改变就按部就班出现,个人就成长了。

不会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做的事,会有清晰的进度条,可是我们的个人成长,却无法量化,更无法精确划定节点,尤其是改变的结果,更是如此。

往往是个人的成长在一点点累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自己可能是感受不到的,而在他人看来,你我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尤其是拉长时间去看的时候,改变才会显眼。

这也是为什么,隔一段时间接触的朋友、亲人,能看到我们身上明显的变化。

那么,既然个人成长无法被计划,自我改变无法被计划,我们就随便应付一下吗?

并不是。这不是佛系乃至躺平的理由。

反而是我们坚持成长,不断探索自我的缘由。

正因为成长中存在那么多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才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成长。

不设定具体而遥远的目标,专注在每个珍贵的当下,以成长的渴望为动力,以探索的兴趣为引力,不断探索内外,发掘自己的潜能,让改变一点点发生。

请相信,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或早或晚,个人一定有所成长,改变也就顺其自然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你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