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书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类型:心理学、工具书、沟通技巧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简写NVC。这本书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认识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指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
-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 非暴力沟通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使人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 非暴力沟通可以用来理解自己、改善人际交往、改进工作、协调争论和冲突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组成要素
【观察】:我的观察是什么 / 你的观察是什么
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
【感受】:我的感受如何 / 你的感受如何
此时此刻感到受伤、害怕、失落、开心、喜悦
【需要】:有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 你的需要有什么
需要安静的环境、注重平等、喜欢整洁、渴望进步
【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 你的请求是什么
停止说话、保持公正的语气、收拾房间、进行规划
观察 ——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语言的第一个要素:观察
观察是指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观察 VS 评论:
-
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评论:你太大方了
观察: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
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推测当作唯一的可能
评论:她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观察:我认为她不能完成这项工作,她最近出差频率太多了 -
把预测当作事实
评论: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观察: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 -
缺乏依据
评论:她花钱大手大脚
观察:她上周买化妆品花了三千块 -
评价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做事实
评论:他是个差劲的足球运动员
观察:他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 -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评论:她长得很丑
观察:她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
观察与评论的语言区别
评论性词语:“总是”、“经常”、“从不”、“很少”
观察性词语:“每次”、“曾”
非暴力语言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非暴力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语言,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主张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个观点:“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
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
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 温德尔·约翰逊(语言学家)
感受 —— 区分感受和想法
非暴力语言的第二个要素:感受
表达感受的理解误区:
大部分的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最终,我们考虑的只有一个问题:“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现实中,特别是从事律师、工程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体会和表达感受尤为困难——表达感受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
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感受:
如果人们更清楚地表达感受时,适时地示弱,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解决冲突
-
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可用来表达感受的词语:
兴奋 感动 自信 开心 幸福 满足 振奋 感激 -
当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可用来表达感受的词语: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紧张 着急 失望 茫然 孤独 ...
“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
需要 —— 感受与需要的联系(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语言的第三个要素:需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即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当我们通过批评的方式提出主张时,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和反击;当我们直接说出需要时,其他人更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
选择一:责备自己
我们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感到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
选择二:指责他人
我们会认为是他人的错,感到生气、愤怒 -
选择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会发现我们感到伤心,是因为自己看着信任和接纳 -
选择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会发现别人伤心,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 前面两种选择中,人们不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是把看到的不顺心的现象把错误归咎于某个人,进行指责和批评,不去寻找和表达自己的需要。
#思维的局限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利用他人的内疚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
- 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
- 你总是表现的很怠慢让我很失望
当看到我们所在乎的人的痛苦,我们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但这种行为上的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不是出于自愿的学习与积极
三种常见的忽视感受与自身有关的表达方式:
-
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这件事让我很生气” -
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很难过,生日那天你没来” -
指责他人
“他说话不算话,气死我啦”
思维的局限在于看不见批评的背后往往暗含着期待:
- “你从没理解过我” —— 渴望得到理解
- “你就是个工作狂,一点都不喜欢我” —— 注重亲密关系
#社会文化:
另外,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的感受,特别是某些特殊群体
比如:已婚妇女,已婚妇女的形象常常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家庭变为最高职责,便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源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 最后两种选择中,我们通过了解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便不再指责自己或他人,而意识到并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当人们不再互相指责,而谈论需要时,人们就会去找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表达出感受与自身关系的语言方式:“我(感到)......因为我......”
- “这件事让我很生气,因为我在乎原则”
- “生日那天你缺席我很难过,因为你是我最重要的朋友”
- “他说话不算话我很生气,因为我真的很想去吃那家餐厅”
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
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阶段二: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情绪负责的代价过于沉重
我们不愿再为他人负责,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阶段三: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是出于爱,而不是内疚、惭愧和恐惧
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责,但我们无法对他人负责
同时,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成长的思维模式能满足双方的需要,我们既能表达自己,又能关心他人
请求 —— 区分请求和命令
非暴力语言的第四个要素:请求
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决定着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1)明确目的
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希望有所回应:
- 可能我们想要的是对方的理解
- 可能是对方的真实想法和反馈
- 可能是对方能去采取某种行动
在提出请求之前,明确谈话的目的
- 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没有提出请求时,别人很难了解到我们的需求
“我有点不开心” - 如果我们只提出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会让人认为是一种命令或指责
“你就不能去理发吗”
当我们的对话表达不明确时,或者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交谈,而谈话对象更可能会感到疑虑、局促不安,不知道如何回应,最终草草中断或结束对话。
当我们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有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2)提出请求
非暴力沟通强调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对于不清除的请求,对方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很容易引起反感
不具体的两种请求:
-
不清楚可以做的是什么,只知道不能做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于别人来说,只会更加困难 -
抽象的请求,让人难以看到可操作性
抽象的目标和请求使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会让人感到沮丧和失望。(抽象的语言使我们难以深入了解自己,请求他人具体的行为能揭示我们的动机)
3)获得请求反馈
在提出请求之后,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请求进行确认,获得请求反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
通过询问获得请求反馈:
“你明白了吗?” / “我的意思你清楚了吗?”
—— “是的,我明白了”
“你能复述一遍吗”
—— “你是说......”
到这里,如果对方的反馈表示我们的意思被误解,可以进一步澄清问题,但要注意避免错误的表达方式;
错误的表达:
- “你没有听明白”
- “这不是我的意思”
- “你听错了”
在被询问者看来,这种表达方式会被当做批评
正确的表达:
- 首先,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可看情况省略)
- 其次,解释我们的目的 —— 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
- 最后,再复述一遍问题
“谢谢你给的反馈,我想可能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楚。我想和你再解释一遍,我的意思是说......”
而如果对方不愿意反馈,我们应该先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请求 VS 命令
-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我们把我们的请求看作命令
- 即使我们自己表达的是请求,但是当我们的表达方式错误时,对方会把请求当作命令
- 如果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提出请求的人进行批评或者指责就是命令
- 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就是命令
三种容易被看做是命令的情况:
第一种是必须做出选择:
只让对方做出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第二种是我们过往的习惯:
在过去常常指责别人,我们提出的请求更容易被看作成命令;
自身经常受到指责,别人提出的请求更容易被自己当做是命令
第三种是不接受拒绝:
把对方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来越容易被看作命令
如何避免请求变成命令:
- 清楚地表达出我们不想勉强对方,能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不是命令。
“我说出我的愿望,并不是要求你按照我说的去做” - 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即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无法让他们说“是”。当我们体会到对方的需要时,我们便没有理由再强迫自己去说服别人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
4)了解他人的反应
确认请求之后,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反应,帮助我们理解请求的
了解他人三个方面的反应
-
了解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我们去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
“听我说完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
了解对方正在想什么
我们有时会想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法,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
“你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吗”
-
了解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我们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我们要能够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补充: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可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这四个要素的察觉,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沟通。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 鲁思•贝本梅尔
我见过
有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是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到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