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领导力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2020-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oniahi
u=4273559945,2882596734&fm=15&gp=0.jpg
书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类型:心理学、工具书、沟通技巧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简写NVC。这本书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认识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指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组成要素

【观察】:我的观察是什么 / 你的观察是什么

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

【感受】:我的感受如何 / 你的感受如何

此时此刻感到受伤、害怕、失落、开心、喜悦

【需要】:有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 你的需要有什么

需要安静的环境、注重平等、喜欢整洁、渴望进步

【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 你的请求是什么

停止说话、保持公正的语气、收拾房间、进行规划

观察 ——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语言的第一个要素:观察

观察是指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观察 VS 评论:

非暴力语言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非暴力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语言,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主张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个观点:“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

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

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 温德尔·约翰逊(语言学家)

感受 —— 区分感受和想法

非暴力语言的第二个要素:感受
表达感受的理解误区:

大部分的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最终,我们考虑的只有一个问题:“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现实中,特别是从事律师、工程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体会和表达感受尤为困难——表达感受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

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感受:

如果人们更清楚地表达感受时,适时地示弱,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解决冲突

“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

需要 —— 感受与需要的联系(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语言的第三个要素:需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即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当我们通过批评的方式提出主张时,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和反击;当我们直接说出需要时,其他人更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 前面两种选择中,人们不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是把看到的不顺心的现象把错误归咎于某个人,进行指责和批评,不去寻找和表达自己的需要。

#思维的局限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利用他人的内疚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

当看到我们所在乎的人的痛苦,我们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但这种行为上的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不是出于自愿的学习与积极

三种常见的忽视感受与自身有关的表达方式:
思维的局限在于看不见批评的背后往往暗含着期待:
#社会文化:
另外,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的感受,特别是某些特殊群体

比如:已婚妇女,已婚妇女的形象常常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家庭变为最高职责,便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源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 最后两种选择中,我们通过了解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便不再指责自己或他人,而意识到并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当人们不再互相指责,而谈论需要时,人们就会去找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表达出感受与自身关系的语言方式:“我(感到)......因为我......”
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

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阶段二: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情绪负责的代价过于沉重

我们不愿再为他人负责,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阶段三: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是出于爱,而不是内疚、惭愧和恐惧

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责,但我们无法对他人负责
同时,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成长的思维模式能满足双方的需要,我们既能表达自己,又能关心他人

请求 —— 区分请求和命令

非暴力语言的第四个要素:请求

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决定着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1)明确目的

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希望有所回应:

在提出请求之前,明确谈话的目的

当我们的对话表达不明确时,或者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交谈,而谈话对象更可能会感到疑虑、局促不安,不知道如何回应,最终草草中断或结束对话。

当我们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有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2)提出请求

非暴力沟通强调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对于不清除的请求,对方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很容易引起反感

不具体的两种请求:
3)获得请求反馈

在提出请求之后,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请求进行确认,获得请求反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

通过询问获得请求反馈:

“你明白了吗?” / “我的意思你清楚了吗?”
—— “是的,我明白了”
“你能复述一遍吗”
—— “你是说......”

到这里,如果对方的反馈表示我们的意思被误解,可以进一步澄清问题,但要注意避免错误的表达方式;

错误的表达:

在被询问者看来,这种表达方式会被当做批评

正确的表达:

“谢谢你给的反馈,我想可能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楚。我想和你再解释一遍,我的意思是说......”

而如果对方不愿意反馈,我们应该先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请求 VS 命令
三种容易被看做是命令的情况:
第一种是必须做出选择:

只让对方做出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第二种是我们过往的习惯:

在过去常常指责别人,我们提出的请求更容易被看作成命令;

自身经常受到指责,别人提出的请求更容易被自己当做是命令

第三种是不接受拒绝:

把对方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来越容易被看作命令

如何避免请求变成命令:
4)了解他人的反应

确认请求之后,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反应,帮助我们理解请求的

了解他人三个方面的反应

我们去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

“听我说完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我们有时会想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法,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

“你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吗”

我们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我们要能够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补充: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可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这四个要素的察觉,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沟通。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 鲁思•贝本梅尔

      我见过

      有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是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到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