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的存钱秘密
不仅如此,心理学家也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一番“性格与存钱”之间的因果关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Sandra Matz博士和她的同事们,设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研究题目:人们的储蓄目标与他们的性格特征相结合,是否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存下钱?
心理学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的2447名参与者的数据,基于经典的心理学大五人格模型进行了对应分析。这些参与者回答了有关他们的大五人格特质(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向性),以及他们储蓄目标的相关问题。调查的储蓄目标包括日常大家常常谈及的未来购买行为(如购车)储蓄、为休闲/假期消费的储蓄、为“未雨绸缪”的储蓄,以及为今后退休的储蓄等。
这项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的确很有意思,大家来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认知?
(1)亲和力高的人不太可能存下钱。
心理学大五人格特质中宜人性和外向性数据高的人,也就是通俗上亲和力高的人,可能会在“重视人情和重视金钱”之间,更看中人的因素,相对不重视钱。若用中国人的观念来解释,就是俗话说的重人情的老好人,可能不容易存住钱。
(2)尽责性高的人可能更能存钱。
计划性强,责任心强的人,更有可能为未来做计划,因此更有内在动力去储蓄。对未来的某种担忧,或者职业规划,个人成长等前瞻性的思考,会促进计划性和责任心突出的人,将储蓄目标作为重要的人生实现手段。
(3)结合自身性格特征制定储蓄方式更容易成功。
Matz博士的研究发现,通过自身心理适应性来鼓励储蓄行为,更易达到储蓄目标。那些被测人员自我报告的储蓄目标,与他们的性格特征非常吻合的人,相比之下拥有更多的储备金,成功率提升了三倍左右。这种效果在较贫穷和较富有的参与者中都适用。
以上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通过后续6056名参与者的30项性格评估和实验,再次得到了印证。相关研究文章也发表在了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
【问念心理】总结
在感叹自己为何总是存不下钱的时候,也许可以考虑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特质。结合个人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为自己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储蓄计划,采取量身定制的存钱方法,成功率肯定会有所改善。
问念心理(pkmind.com)——问心正念,专业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