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报告解读梳理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yanpuye

一、基础课《报告解读》心得

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保有自我,适应他人:根据对方的特质用彼此舒服的方式去相处或沟通。

别为自己找借口,别为他人贴标签:每个人都有DISC四种特质,可以根据环境等变化的,不能随意给人贴标签。


2. 报告解读,看五点

封面

通过报告状态属性,快速了解报告人行为特征概况,如是否有某一因子过高/过低(延伸)、报告人内在与外在行为表现是否存在明显不一致性(分歧)等


系列分析表:内在、外在、总结、转换模式

a. 内在分析表:自然状态下的自己

b. 外在分析表:工作中的自己,在有一定外在环境要求下,呈现出的自己

c. 总结分析表:别人眼中的自己

d. 转换模式:自我行为调试

外在分析表-内在分析表=转换值,代表在一定外界环境下,做出的行为调整,包括向上和向下调整两种。

当转换值低于15%,属于正常范围;当高于25%,需给予一定的关注,因为该行为调整已经对当事人造成了压力,说明该行为可以调整但是不被喜欢。当高于45%,需要寻求外力支持。

注意在做个人咨询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让报告人自行说出来。


作风卡

显示的是报告人习惯表现出的行为(概述、重视、追寻、回避、压力反应)和可以有效被影响的行为(态度、策略,适用于上级了解,并给出对应措施,激发报告人有效行动)

不同行为特征作风卡

DISC特征总结

分为两个维度来看

横向:外在特质表现0-100逐渐递增

纵向:内在特质表现0-100逐渐递增

非显性:外在和内在特质表现均低于50,说明处于该象限的特征不明显

暂时:外在特质高于50,而内在特质低于50,说明处于该象限的特征由于受到外界影响,而有意识的调整,属于暂时性的

潜在:外在特质低于50,而内在特质高于50,说明处于该象限的特征更多在自然状态下呈现,可调用

永久:外在和内在特质均高于50,说明处于该象限的特质内在表现一致


分析表压力

调试值=1-内在分析表S

代表合适的调试空间,数值越大,代表调试更为自如,数值越低,代表调试空间小,容易出现调试不适问题。


3. 报告价值高,适用领域广

适用于个人管理,认识自我,有什么行为特征,更擅长什么类型的工作,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

适用于关系管理,包括夫妻关系,工作伙伴关系(同级,上级)等。

适用于团队管理,包括个人评估,职务调整,人岗匹配,团队组建等。

二、课堂报告解读心得及套路

1、报告解读心得

① 不要随意给人贴标签,不是**特质,而是**特质用的多

② 肯定报告,不要有任何异样的表现:不同的性格特质没有好坏之分

③ 让报告人来分享,不要教条式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报告解读套路

第一步:简单自我介绍:先让报告人了解自己,产生一定信任感/建立亲和力

第二步:报告人自我介绍:适当引导报告人分享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现状

(如果对方非常主动分享,则先以聆听者的角度去聆听;如果对方不知道怎么去说,可采用问句的形式与Ta互动)

第三步:报告解读:

① 肯定是份好报告:DISC各种特质没有好坏之分。

② 静态描述:看内在/外在/总结分析表,告诉报告人,Ta平时调用比较多的是哪一些特质,近期所处的状态

③ 动态反馈:看转换模式

(三表合一:说明内外行事作风比较一致,近期没有遇到需要着重调用某一些特质的情况)

(内外在不一致:说明一般在工作等外在场合中,会由于某种需求调用某一些特质,或者近期遇到一些需要着重调用某一些特质的情况)

④ 发展建议:结合DISC特质总结和分析表压力,结合个人当下述求,提供调整的方向及建议

(如果是想要突破自己,挖掘潜在能力,可告知其潜在的特质)

(如果是想要调整现状,则告知其暂时性特质,并结合分析表压力,告知其调整的幅度,避免超过个人承受能力)

3、速解报告技巧

三步法:看低点、看高点、做加法(这部分需要深入解读报告后再做分析)

以上,是针对报告解读的理论思考,接下来是理论出真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