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的认知,藏着的是一个人自私的欲念
无意间看了一个采访视频。一个县级城市要整改市容市貌,打算把夜晚里街边摆摊的宵夜档撤了。
本来这是政府一句话的事,实施就完了。只是因这宵夜档是从有这个城市那天起就存在的了,它是这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渗在血液里了。
于是有了民意调查,街头采访。我看了那个采访视频,觉得很有意思。采访的主题是:你认为政府整改市容,撤掉宵夜档好不好?
第一个被采访的是一个骑着摩托车的青年,看他的衣着与车上的东西,估计他应是一个靠贩卖小商品为生的小商贩。他稍激动地回应:“当然不好,撤了宵夜档,我以后去哪里吃宵夜!”
第二个应该是位打工仔,他更激动:“肯定不好呀,没有了宵夜档,我以后拍拖时带女朋友去哪里?”
第三个出现在镜头的是两位打扮时尚的年轻姑娘,从衣着类型来判断应该是自己开商铺的小商人。她们的回答就更奇葩了:“要是没有宵夜档后,我以后就找不到借口跟妈妈说要外出。不好,不好。”
往后两位也是直接说不好,说辞虽各异,但理由都是不方便自己。
直到第六位,被采访的是一高中生模样的女生,她想也没想就说“当然好”,理由是整改宵夜档,是还城市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宵夜档给城市带来的是脏乱差。她的意见是吃宵夜档也可以去奶茶店,舒服又卫生。
随后是一退休模样的伯伯,他一分为二地看,有利也有弊,利就是让城市环境更好,弊是不方便市民。
最后一位应是公务员类的上班族,他肯定了利同时也指出了弊,最后还;针对弊处给出了建议:政府是否可以在某处建条美食街,既规范了市容也方便了居民。
从这些采访者的回答中,我发现可以给他们划分层次。
前几位认为撤宵夜档不好的理由虽然各异,但归结一起,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不方便自己。只要不方便自己的,任何的改变都是不好的。
后几位的看法就与前几位拉开了距离,他们对一个事物有一分为二的思维,能理性客观地看待,而不是一刀切,全盘否定或全部肯定。
前几位市民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只有单向思维,看待事物只看到单面。他们的思想是平面的,这种认知水平是低层次。
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只停留利己的角度,一切于己有益的才谓之好,否则,即是不好的。
这种低水平的认知透露的是个人自私的欲念。利己的才是好的,他们无法跳出自我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事物。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
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
认知水平的高低自然与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有关,但有时不仅仅与此有关,有时,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同样有着可怕的低水平认识。
就如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育者或公务员。当单位有新的规章制度出来,他们一看不是利自己,就马上带着酸溜溜的语调否定,还唯恐天下不乱,在自己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展开臆想,扭曲事实。
就如,学校饭堂为安抚学生在传统节日不放假回家给学生免费提供传统节日食物,这本是好事一件,可去到了一些老师的眼里,就是“为什么给学生免费?老师的呢?”、“学校领导只把学生当上帝,把老师当地底泥呀”……
然后由此引发一场讨伐学校领导的“口水大战”。
又如一个单位的同事告自己的同事的事件。一个单位部评职称,有个同事过了,公示了。那些未过的人员心里不爽,嫉妒之心顿生,于是千万百计去找别人的小瑕疵,然后去告自己同事。
这是赤裸裸的损人不利己的思想与做法。他们自己暂时不好,也希望别人不好。他们没想到这样做是断了别人的路,同时也切断了自己的后路。
他们这样做,是损了全体人的利益,是断了团队发展的后路,他们做这事时,不曾想到自己也是这团队中一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是典型的认识水平低下的表现,实际是自利的思想在作祟。
这些人之所以会这么武断与偏激,是因为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只看是否利己。
这是心理学上说的“归因偏差”,此为利已主义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是指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
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提高人的行为的积极性并产生对自己及他人的有利的、合理的行为。错误的归因则会造成行为动机的削弱,导致异常行为的产生。实际工作生活中,人们对自己及他人的错误归因是经常发生的。
评职称事件。学校的教师的关系平常时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成功。
这一切的表现都源于“利己的思想”。
掌权者为了便于他们管理与操控事情发展的态势,制定的政策是从他们的角度入手的,这是利己的思想在掌控。
由此事引发的负面连锁反应的是教师与学校间的矛盾。因为评审第一关大权由学校掌控,学校送谁不送谁就引发教师的高度关注。
学校拿着文件,按章办事。但文件总是有漏洞的,教师一些实际具体的工作文件里没有定位。那么领导怎么把这个关就成了事关老师“生死”的焦点了。
因为上级下了死命令,文件上没有的,学校负责签名送审,追究负责人责任。这时,领导的选择是什么?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领导当然是听从上级命令的了。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领导做出第一反应是“自保”,可以对此非议吗?
站领导的角度,当然认为无可非议,因为他们是按文件做事。可是站在老师的角度,领导是应该被指责的。
老师认为领导要受到指责的原因,是领导没有积极为老师谋福利。不为领导谋福利的领导不是好领导,所以他们应该受到指责。
指责得激烈的老师当然是利益受到损害的老师了。他们之所以激愤,是因为领导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利益,这当然也是利己思想在作怪了。
老师想法有错吗?也没错。只是两者都是站在自己角度想问题,并没有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这是人的利己思想在作祟。
私己的思想是自私的欲念,实则是一种低水平的认知。
领导如果能认识到一个决策者的使命是什么,能够认识到他们在一时站出来努力为下属谋取福利是能为了他日后工作展开作出良好的铺垫的,他们将会取得下属的信任,得到下属的爱戴与拥护,而聚集起的人和将推动领导工作的展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很可惜,不少领导没能有这个远识。他们只从私己的角度出发,看到的只是当前的利与弊。所以你会发现,领导与下属的关系趋恶性的居多,他们似乎永远是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
如果下属能意识到认识事情的本质要客观分析,要用一分为二的角度去看待,那么就会理解领导不是万能的,他们有他们的无奈与不得已,有他们作为全局者考虑政策的角度。
如果能明白这点,那么就会少点纠结,少点凭空而生的绝望感,少点戾气,不偏激。可惜大多数人看待事物也只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
低水平的认知,是私己之心在作祟。私己之心一旦占满心间,人们就无法冷静理性、客观全面去对待一切。
这种“归因偏差”的思维惯性在企业里也是常见的。
哈佛商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在他们任职期间所经历的失败中,仅有2%~5%是“真正应该谴责某个人的”。
但当被问到在这些失败中有多少以“谴责某人”为处理办法,他们承认,这一数字在“70%~90%之间”。
也就是说,管理人员他们把谴责当成了一种工具。
管理者更热衷谴责别人,毕竟把责任推到其他人头上对他们来讲是有利的。这是典型的归因偏差思维,分析处理问题时把错误归于外部,实则是利己的思维在作祟。
他们认为谴责文化有好处,这样可以给员工压力,他们会更有干劲,更认真负责。
但其实这个认知是有问题的,是隐藏着自私欲念的低水平认知。
事实证明,用谴责作为工具管理的团队工作效率更低,更不团结。他们为了逃避谴责,面对问题,会采取隐瞒、回避的方式,不敢直视问题本质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为人处事一旦带着自私的欲念,他的眼,他的心就会被蒙蔽。只看得到自己,看不见别人,就是片面;只看得见脚下,看不见远方,这就是短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局部没有整体意识,这就是偏激。
片面、短识、偏激,是认知水平低的表现。一个人低水平的认知中藏着的绝对是自私的欲念。
所以,从我们个人角度看,如果你能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一小步,你就已经克服了大部分人克服不了的短视行为,你的大格局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