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散文旅行·在路上

读《走•调》 看周渔

2018-04-09  本文已影响116人  覆盆小子
读《走•调》 看周渔

读了本书《走•调》,作者廖隽嘉,身份是音乐人﹑歌手。书初拿到手,有些新奇,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音乐人的身份大抵要与音乐的交集更多吧。原来并不完全如此。书的自序里写到:走自己的路,哼自己的调儿。很有深意的一句话,是本书的主旨,也是给读者心灵的回馈。原来此走调非我们平时所说的不靠谱的走调,饶有意味儿。

“人生总是需要行走的,你不走,日子照样前行,绝不停留片刻”,于是此书是一个人的旅游散记,联结浪漫的法国和狂野的肯尼亚。惯于写音符的音乐人的文字一样注满了美好,“庭院像莫奈的乡间画,像亨利.萨尔瓦多的歌,那是一种沉寂后的浪漫”,不止有视觉的美妙,更多了听觉的愉悦。作者走着自己的路,哼着自己的调儿,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于火车晚点时遇到独自在法国旅行的德国小男孩“对世界真相的探求与渴望像一汪清澈见底的泉水”,不同于中国的大多数孩子,他出发了,独自上路,带着许多他关于人生的问题去寻找,这次找寻他将历时九个月,其间他会随性地搭火车,为葡萄庄园打工,换取食宿和偶尔额外的路费走向风中,走向心中的方向。

惯常里我们总认为只有年轻时才有资格追求美丽、财富、浪漫、一切,而法国的老人特别是老妇人却依然绽放得如丰润的鲜花。那是时光沉淀下一直所拥有的优雅、品位。

在狂野、原始的肯尼亚,作者写道,“野生花草树木都无比坚韧,随万物枯萎又复苏,而我们却像温室里的花朵,只能一天天在时光里衰败。在这里,看见的一切让人心生矛盾,千丝万缕都与生命有关,一边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的美好,一边是贫穷与疾病赐予生命的残酷。每一种文明都拥有它无法阻挡的起源与消失规律。”在丰厚与贫瘠之间,每个人只是因了命运的不同而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没有理由去讥笑与苦难相伴的人们。

《走•调》,行走之歌,作者受到来自不同旅行目的地的人们的尊重,同样也尊重着旅行地的人们以及行人,生命因了彼此的尊重而感受到无尽的张力与美好。

走自己的路,哼自己的调儿。

同样,直到看了小说才知道电影《周渔的火车》是在小说的基础上导演哼了自己的调子。

不论小说还是电影,周渔都是让人痛苦纠结的角色,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穿梭挣扎。电影带给人的美感要更强一些,像陈清图书管理员的身份与诗人的气质更接近,要比小说里电工诗人的身份更理想唯美。孙红雷饰演的张强是个很生活化的人物,与具诗人气质的陈清千差万别。而陈清的逃避则让周渔的幻想无处安放。

事情终归是要有个了结的,小说和电影的最大特点即是生活的艺术化,于是在作者笔下陈清死于意外,在导演的镜头里周渔死于车祸。只有死亡才能让真相最后浮出水面,真正揭开现实的残忍。     

电影的色调总是阴暗多于阳光,小说同样给人阴冷潮湿的感觉。虽然巩俐饰演的周渔的裙摆带给人炫目的美感,虽然周渔的工笔陶瓷给人带来艺术美的享受,虽然影片的配乐搅动心弦,还是渴望能走到阳光下。就像王朔的话看上去很美,事实上瓷瓶碎了,一切都变了样子。

读《走•调》 看周渔

上班的路上有两排国槐,  八月的末天它感受到了秋凉。国槐透出淡黄, 那是在说秋天已经登场。 当风轻轻地吹起,  一树树的叶子就簌簌地鼓起了掌。

日子是这样张皇,还未曾来得及想象,就一脚跌进了秋天的网。

夏去秋来,天空高远,云朵轻悠。站在树下,感受微风轻拂,看阳光投下斑驳的影子;站在当下,听风吹,听秋蝉唱歌,什么也不去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