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说的7788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

人到中年的尴尬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15人  辛平

除夕夜,蓦然发现,在时间这个朋友无形的陪伴下,已是中年。

人到中年的尴尬

有人说,我们度过每一天的方式,自然就是度过一生的方式。

回想起过去二十五年,忙碌的每一天,但能记得住的忙碌又有几回?似乎总是先做能最快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事呢?

有人说:“戴一只手表的人知道时间,而戴两只手表的人就不能确定时间了。”

1.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如果能够坐上时光机器,让时间倒回到1993年的9月,毕业的我,会如何选择?如果,去了深圳,现在会不会是马化腾团队的一员?如果继续学习,现在会不会是大学老师,如果一工作就开始炒房,现在会不会非常富有?

如果当时很有眼光,十年前买了腾讯的股票10万块钱变成了多少钱呢?现在是360万块钱。

看到没有,在二十多年之前和二十多年之后,时间的价值还不仅仅体现在这样的数字上,它对你的人生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过去的决策,都深刻地改变了自己的处境,自己的生活,甚至改变了自己的未来。

所以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不同决策的影响,但是你往深层次想一想,你就会发现,这些财富数值的变化,其实是金融工具把我们拥有的相同时间(未来十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都化成了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时间价值。

2.

种树最好的时间要么是20年前,要么就趁现在。

我们一直有个可怕的错觉,就是认为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一桩坏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消除它们,但正是这些我们想消除它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随着世界变革越来越快,“黑天鹅”只会越来越多,“铁饭碗”已成为父辈们记忆中的童话。

一家公司最初再美好,或许也会有衰败的一天;即使我们自身再完美,也难保会被不可控因素辞退。

“在这个时代,你的工作会背叛你,你的行业会背叛你,你的专业会背叛你,唯一不会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和你的能力。”

对网络上这段话,我深以为然。

接纳变化、死磕目标、持续成长,一开始就能这样未雨绸缪的中年人,与不做任何准备的人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当“裁员”的那一天真正来临,你是拿着遣散费从容离开,还是焦虑彷徨束手无策?

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倘若“黑天鹅”袭来,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惊不慌,体面离开。

3.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变化基本规律,就知识生产而言,新陈代谢明显加速的趋势。

18世纪时知识更新的周期,为80到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30年。进入21世纪,这个周期已缩短到两到三年。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或停止学习的时间太久,就难免与社会发展脱节,限于知识的半衰期,也就是说基础知识仍可用,其他知识已经落伍。

学习就像开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就一定要进货,进货就是学习本领。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持续释放能量。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学习是改变个体命运、洞察周遭世界的有力武器,勤学苦读自古就是优秀的品质。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马克思常年伏案阅读和写作,休息就是在室内来回走动,在门和窗之间的地毯上踏出一条痕迹,就像穿过草地的小鹿一样。为了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来页文章,他曾把整个图书馆里所有的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都研究过。

树立长期目标,终身学习,是不尬尴的中年必须去努力的,学些无用之技能,多一个人生维度,多一种人生选择。

愿我们长期健康、快乐、平静,享受淡淡的幸福。

如三毛所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