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行记(1816-1817年)——阿美士德使团医
通州考察
使团在通州驻留几天休息整顿,做出发前的准备,阿裨尔有几天时间对此地进行考察。
他通过引用别的作者的叙述和自己在通州的亲身经历,认为中国人善于在称上做手脚,进行公然无忌的欺骗,“整个中华帝国到处都有这种盗窃发生”。
阿裨尔在通州看到了许多乞丐出没,他们极为贫困潦倒,为了得到一点施舍不惜跪地磕头,让阿裨尔感觉“正好说明了叩头的本意”。
阿裨尔接触到一些河岸边的木材商,他们的房子狭小而整洁,院落里种着中国格调的植物,客厅上悬挂山水画和字画,设有炕、佛堂,处处体现中国特色。莲花深受整个帝国喜欢,从皇宫到平民,从南到北,被诗人热情吟诵。
居民们慷慨的把他们种的植物赠送阿裨尔,让他晾干保存作为标本。阿裨尔也回赠礼物,黑铅笔和普通的英国信签纸是最受欢迎的。
通州地区缺少野生植物,常见的是蓼属植物,野西瓜苗、中国枸杞、刺蒺藜以及蒿属植物。
主要种植的谷物是高粱、黍和荞麦。这三种植物为白河岸边居民提供营养所需的大部分淀粉。芝麻和蓖麻也大量种植。
蔬菜主要有茄子、辣椒、甘薯、几种葫芦科和黄瓜类植物,还有四季豆。白菜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消费量极大。
白河两岸和通州周围地区广泛种植苘麻,用它制作的绳索,质地柔软,质量上乘。
阿裨尔发现中国人精耕细作的模式显示出他们的灵活与勤劳,但是缺乏大规模统一耕作的技术。
通州日夜之间温度和湿度差别相当大,河上弥漫着各种臭气,它们由居住在河上的大量人口的不洁习惯以及从船上丢到河里的腐烂的蔬菜和动物弃物所产生。
白河中的水,第一次取上来时是乳白色的,水中悬浮着相当多的泥沙,即食沉淀了也不能完全清除有害物质。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杯纯净水变得非常宝贵。
穿越中国内陆之旅
9月2日,使团离开通州,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穿越中国抵达广州的旅行。
6日到达天津,在天津滞留两天。天津人对有机会见到英国人的好奇心丝毫不减,他们成群的围过来,还不如乡下的人有克制。
中国的城市中有大量的剃头匠,这跟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习惯有关。理发几乎要剃到头顶,还要剃掉脸上所有各处长出的毛发,尤其是耳朵、眼部和鼻孔里的毛发;还要洗发、按摩、剪指甲、脚趾甲等,要用到很多的工具,占用大量时间。
剃头匠随身携带的工具 剃刀9月8日早晨,使船离开天津,驶离白河,进入御河。两岸的土地变得肥沃得多,出现了成片的菜地和砖墙泥顶的房屋。
黍类、白菜和芝麻油,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国北方下层民众的日常饮食。在阿裨尔随意拜访的村舍中,村民们拥有独立的碾磨谷物和榨油的磨房,他们还聪明的借助简单的工具来减轻劳动强度。
榨油的工具阿裨尔乐意将一些小礼物送给普通百姓,作为他们提供帮助的酬劳,看他们为此高兴的样子。但他发现要送东西给普通百姓,必须要瞅准伴随着的清兵不在场监视的机会。否则,这些贪婪的卫兵就会公然进行抢夺勒索。
阿裨尔病中
9月12日,阿裨尔突然患病,在床上躺了好几周。他这段时间的考察搜集标本工作,是他的朋友们帮忙完成的。
使团继续穿过乡间平原,16日晚到达山东边界,停泊在桑园镇。
21日,使团经过武城县城,22日,停泊在临清塔旁。临清塔建于1585年,共九层,八个面,高约120英尺。塔附近可以看到一些伊斯兰清真寺建筑,中国人称为礼拜寺。下午2时,使团通过临清塔,大约4时停泊在运河入口,沿东北离开临清。御河穿过运河口继续向南流去。
23日,船队进入运河或称“闸河”,河流的流向最初是向东,但逐渐又蜿蜒向南。刚进入闸河,河道很宽,但过了几英里,河面上就变得水流湍急,两岸的景物离得近了。
24日,使团经过了几道船闸,运河的宽度常常缩小到22英尺;有时候,特使阁下的船甚至几乎无法通过,该船最大宽度大约19英尺。所有的船闸建筑都非常简单。傍晚,船队停泊在东昌府城外,这个城市以其高大的城门、方形塔以及城区面积大而著称。第二天使团自离开通州以来,第一次看到了小山,山周围是大面积无趣的平原。
28日,船队穿过汶河,进入运河南段,继续前进,在运河水流的推动下,连续穿过一片湖区。这里随处可见一片片莲子,人们乘坐着一只只小舟采摘莲蓬,形成如画般的景色。
南旺湖9月30日,使团穿过江南省的一角(大概今天的江苏、上海和安徽省),再次进入山东省,第二天经过十字河河口,3日抵达江南省的省界。
5日已经可以望到与运河平行的黄河上,正在航行的船舶的桅杆和船帆。这一天是中秋节,船夫们在神像前祭拜以求吉祥。
6日午后,船队从东北方驶入黄河,斜着渡黄河。船队逆流而上,沿着太平河走了大约4公里经过位于河右岸的一道大闸门,穿过水流湍急的洪泽湖,靠右岸停泊下来。
第二天早上,特使和随员们上岸,因为的洪泽湖(Hung-tse),靠右岸停泊下来。第二天早上,特使阁下及他的随员们登上岸,因为船舶要通过一道带有危险跌水的水闸,一条支流改向东流,另一条仍直接向南流,构成使团将继续沿其行进的运河。
8日,使团经过清江浦城,从这个城市再往下游走,运河的堤岸非常高,周围的陆地地面很低,运河周围的土地红白相间的各种作物生长茂盛,水稻、黍类、小麦和蔬菜,还常常会因一片片美丽的树林而变得色彩斑斓。人口也显得非常稠密。
下午2时,使团经过淮安府城。9日清晨,使团到达高邮州郊外。使团成员们在一座大型阎王庙里,发现了两三百个可怜的穷人被关在里面。原来这些人是被强征来拉纤的,怕他们偷跑所以关着。
10日夜晚,使团经过扬州府城,并于11日早晨停泊在高旻寺塔前。从塔顶上可以俯瞰周围乡野宜人的景色。看到扬州城墙和宝塔,看到运河蜿蜒流过肥沃的田野,还有扬子江上大量的船舶。
使团14日换乘适于在扬子江上航行的船舶到达扬子江入口的瓜州镇。瓜州现已衰落,看不到它任何繁盛过的痕迹了。
在瓜洲,使团终止了沿大运河的航行。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被认为是凝聚了辛劳的不朽之举。在阿裨尔看来评价过高了,它只是巧妙的利用了地形,大运河没有穿越任何山脉和峡谷,人们只需截断水流和挖开淤积土壤就可以了。
运河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大量排泄沼泽和湖泊中的水,减轻了黄河河水的破坏性泛滥。
19日早晨使团进入扬子江,20日早晨穿过观音门,下午6时到达南京城外。由于传教士的著述,南京已为欧洲人熟知,所以成为使团成员们非常感兴趣的地方。
但让人扫兴的是,由于清兵的阻拦,再加上人群的围观,他们未能进入城内居住区,没办法游览著名的瓷塔,尝上南京的特产。只在城门附近看到一些公共热水澡堂。
使团24日离开南京,30日抵达芜湖县城。11月1日船队停靠在铜陵县的一座村庄前,在这里搜集到林奈的乌桕树标本。
3日抵达大通小镇。大量的公共厕所分布在船队停泊的地方,发出阵阵臭气。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有这样的厕所,这些设施所有者通过出售粪便获利。人们将粪便加工后广泛用作肥料,施用于稻田、菜地等。
大通风景如画,生长着许多珍贵植物。这里有茶叶种植园,有被称为“遗产树”的珍贵橡树。
苦槠附图7日,使团离开大通乡村,11日到达华阳镇。使团的一名卫兵在这里失足身亡。
12日下午,经过小孤山,是一座200英尺高的圆锥形巨石,矗立在河流中央,由布丁石构成。
13日清晨,抵达江西省边界,第二天进入江西。使团很快就离开了扬子江,进入鄱阳湖。
14日,使团来到大孤塘小镇,因狂风暴雨天气而滞留到16日。大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橡树和枞树林,还看到被马戛尔尼使团引进欧洲的杉木。在这里还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种——糯米条,是带有下垂枝条的蔓生灌木。
16日早使团离开大孤塘,当天抵达南康府城,府城坐落在一座积雪覆盖的高山脚下,曾是一个人口稠密和繁华的城市,现在城里到处是乞丐。
大名鼎鼎的白鹿洞书院就在南康府附近,树木掩映的峡谷深处,山泉淙淙流过。大家进了书院,顺利进入了图书馆,但这次,却不能通过贿赂僧人得到一本神圣的典籍。
南康府稀有物种丰富,还有未曾记述过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
20日离开南康府,抵达吴城镇,船队离开鄱阳湖,继续前行,23日到达南昌府。
走完了扬子江上超200英里的航程,阿裨尔认为扬子江是配得上这么一个大气显赫的名字的。而由于大雾天气,没能看到期待中鄱阳湖30法国里格的宽阔水域。
阿裨尔认为,在中国,各种人为制造出的东西,在每个省,其特征几乎都相同。然而乡野,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所以对于城镇和建筑,阿裨尔大多一笔带过,而更多的把笔墨放在农村。
整这段旅程阿裨尔都在病中,这也是这段笔记显得简略的部分原因。但他还是通过整理同伴们搜集来的植物标本、岩石样本以及画作、温湿度等记录等等资料,尽可能的还原出当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