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邦种
10月11日,周三,雨,15至20度
鲁邦种
我终于明白为何每次研制鲁邦种都半途而废,因为它实在太浪费面粉了。最主要是没有一本书上告诉我,如此一倍、二倍地喂粉究竟是为了什么?其实鲁邦种喂养第二天,体积已能膨胀两倍,发酵菌种已生成,完全可用于发面。可为什么接下去还要连续五天弃种、添粉,可能就是为了降低天然酵种的酸性。总之,为了做这两三百克的鲁邦种,我已整整消耗了一斤半的高筋粉。又为了将丢弃的酵种利用起来,我又用去三斤的中筋粉和全麦粉做中式馒头。
今天我想用做好的鲁邦种烤制一个乡村面包。在书上找到乡村面包的配方。先得发一个鲁邦面种。作者又是一顿土豪操作,明明只需360克的鲁邦面种,他竟然和了一个1000克的,然后丢弃640克。我实在忍受不了作者的大手大脚。于是经过一通计算,配制出无需弃种的面包配方。
鲁邦种面配方
鲁邦种:20克,
高筋面粉60克,
全麦面粉20克
水:64克
最终面团配方
高筋粉350克,
全麦面粉50克,
水:300克,
盐:8克
鲁邦种:160克
10月11日鲁邦种喂养
14:00,从鲁邦种发酵瓶中取出170克酵种,瓶中剩余100克。加入100克水(31度),搅匀,再加入100克的高筋粉,搅拌至无干粉。完全鲁邦种的第六次喂养。瓶中酵种温度26.1度,刚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fc69c9fedea7be20.jpg)
瓶中取出的170克酵种。取20克用于制作鲁邦种面。另150克用于制作中式的馒头、包子。
制作鲁邦种面。20克鲁邦种用30度的水化开,加入60克高粉和20克全麦,揉成团,面团温度24.2度,偏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044f77d830990ed2.jpg)
用150克酵种发面。150克酵种加入220克温水(31度),搅匀,再加入450克中筋粉。揉成团。面团温度26.2。静置十分钟后,再揉上一揉,揉出光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d8e1721327e6a39b.jpg)
前几次做的都是全麦馒头,全麦粉颜色灰黄,看不出加入碱后,面团的颜色是否发黄。所以,想做一次全白面的馒头,以检测加碱量是否过关。
看视频上说,受老面用量多少,气温及老面本身的酸性影响,加碱的量不是固定的(即碱与干粉的比例1:100)。加碱的正确做法是少量、多次地加,边加边观察。具体观察方法有三:
一看,刀切的截面出现均匀的芝麻大小的气孔,说明加碱量刚好。若出现细长条形小孔,面团颜色发黄,说明碱多;若出现不规则的大孔,面团颜色发暗,说明碱少。
二闻。扒开面团无酸味,且有面香,刚好。
三拍。用手拍面团,发出嘭嘭声,说明刚好。噗噗的空声,说明碱少。叭叭声,且手掌感觉微痛而声音发实,说明碱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c69dae4da30801e8.jpg)
临睡前,查看我的面团。瓶中的鲁邦酵种已发至两倍高。将鲁邦种面与中式老面团都只发了1.5倍左右。理想的鲁邦酵种应发至三倍多,所以放室温下继续发酵一晚。另两个面团,不知发酵一晚是否会过头,放入冰箱冷藏,又怕明天早上不能发酵完全。先放冰箱吧。明早若发不好,再放室温下继续发。我有耐性陪它们玩。
上午去医院看手。医生说,想好得快,只能打封闭,否则就得慢慢养。我已经打过一次封闭,打多了骨头会变脆。手和眼睛可是我身上最重要的器官。我只配了一只外涂的药膏。医生说,涂上药膏后,用艾条熏。在门口小店买了一根艾柱。这一整天,除了几分钟花在玩面上(用左手玩),其余时间都在治疗这只手,涂药膏、熏艾、抹精油、刮莎。刮莎我不会,将手臂上的肌肉刮得肿起来。这只手时而感觉好了,时而更痛了。唉,这伤筋动骨的事,一时半会也好不了,急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