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逻辑

生活逻辑课之作业1: 用提问解决问题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795598808d22

写在前面的话:

纠结再三,报名截止当天缴了粮,给自己一个机会吧,认真完成,目标是优秀学员,哈哈哈


第一课的主题是开启思考的习惯,学会问问题,听课之后尝试回顾了最近生活中的小事,自我感觉还是挺有逻辑的,当然,梳理起来也别有一番味道,分享如下~

事件:

父母家洗衣机故障,需要上门维修服务,维修人员要求出示延保卡,但是父亲找不到了,我记得当初保修卡是在保修期内师傅第一次上门维修是推荐的,当时还说是官方系统里会有的,不用担心,父亲也有此印象,而且觉得合同都是一式几份的,不能因为我们没保存好单据就否认。

分析:

目标:如何证明仍在延保期内?

提问:

(一)问父亲:“延保卡存放在哪儿还有印象吗?再找找看呢?”

得到的回答:确定找不到了。

(二)问维修师傅:“必须出示延保卡吗?你们那边有没有记录?当时是上门维修的师傅推荐的,而且说他一直管这片,也不用担心。”

师傅表示,他需要看到延保卡,他本人去年刚入职,所以前期情况不清楚。

(三)问客服

(1)“在第一次上门维修是通过维修师傅购买了官方的延保,但是现在凭证丢失了,你们可以查到相关信息吗?”

回答:“请提供当时致电的手机号。”提供之后,表示只看到了致电信息,并无其他信息。

(2)继续问客服:“通过当时服务的门店可以查到,或者帮忙核实吗?”

客服提供了当时的服务门店的地址,没有联系电话,让我自己去联系。同时我又问了一下这次的服务门店,发现与上次的并非同一家。

(3)意识到自己求证的难度,并且想起当时购买时还在微信平台上和官方客服沟通过,印象中是会有记录的。联想到客服的第一反应是询问我致电的手机号,于是再次向客服提问:

“你们是通过手机号查询相关信息的吗?可以再为我查询一个手机号看看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请客服查询了父亲的手机号,发现了购买延保的记录。客服表示会告知负责此次维修的门店和师傅,师傅上门时只需告诉手机尾号为多少的账户已购买延保即可。

至此,问题基本解决。

后续是,我电话告知了父亲,只需说明在官方客服处已查证,尾号为多少的账户有延保即可。为确保没问题,我又致电维修师傅告知了相关信息,但是维修师傅却坚持要客服把相关信息凭证发给我,他上门时仍需要我父亲出示凭证。我正准备再致电官方客服时,收到此次负责门店的电话,告知我已查到延保信息即可,我跟他们反馈了师傅的要求,对方说没关系,于是我请他们帮忙通知一下维修师傅,以避免与父亲之间发生矛盾,对方说没问题。然后我就没有再管,傍晚时分,收到信息说维修已完成,收费为0,致电与父亲确认了,同时得知此次的维修师傅表示之前那次维修师傅推荐卖给我们的底座有有弊而无利,已撤。

情绪:

多次出现,但不是特别严重。

第一次是父亲找不到延保卡,记得以前叮嘱过要保存好的,所以略微有点不悦,而且被他强硬的觉得对方应该知晓的态度恼到一点。

第二次是维修师傅,只看凭证其他一概不管不知的态度。

第三次是客服未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提供的门店信息还只有地址没有电话。

仔细想想,面对父亲的不悦是有点担心父亲的不满,觉得自己办事不力;面对师傅和客服,可能是觉得他们应该要体谅,或者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毕竟买的时候很信任,但其实也不能怪别人。重要的是自己要保存好相关凭证,自己为自己负责。

针对所获得的助教点评的思考:

因版权所限,具体内容不贴出,仅分享我看过之后的思考。提交作业的时候自我感觉还是比较良好的,觉得自己通过分析思考和提问解决了问题,想到之前看到有小伙伴说因为本身也是这方面的爱好者,理论似乎都听过,我也差不多是这个状态,但是实践和进一步的思考,确实没怎么认真做过。

点评中有三点触动:

1. 提问和分析的顺序:先分析,还是先提问?这里被提醒要学习用提问带动分析。

2. 提问的对象:应该是自己而非他人。这部分是我没意识到的,回顾来看的话,这个事件中可能大多数时候我给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办”。

3. 情绪分析:我的分享中尝试分析了情绪产生的原因,但没有给情绪命名,也没有去做看到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只是略微感受到了,并且随着事情的解决就结束了,没有再去管。

通过这次作业,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希望自己能够勇敢地多去尝试,去做,相信一定会有收获,很期待接下去的课程。有看到语姐姐分享的万能问题,希望最终能够利用起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 ^_^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