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小习惯背后都会有一段故事
背景:像往常一样,去超市买了一瓶汽水,来到固定的位置,喝一杯汽水之后,开始我的写作之路。打开汽水之后,我习惯性的将瓶盖翻转过来,看里面的内容是否有中奖消息。一刹那间,我开始回忆:这个小习惯是什么时候养成的?故事从初三那年开始。
2011年2月,我在读初三,面临着中考。我大姐在读高三,面临着高考。常年在外打工的母亲决定回家做一次陪读,在县城靠近高中学校的旁边租了一个小房子,我每天跑校。母亲在外边四处打工的时候,接触过各种打工者,也就练就了一身好厨艺,我们家的伙食标准在整个出租屋内是出了名的,高的伙食意味着高的支出,母亲开始心疼,觉得自己这样没有工作也不是回事儿。母亲开始托人找工作,最后的结果是:如果去工作,就不能保证我和姐姐的正常饮食和作息,所以工作这一提议最后只好作罢。
某天,我开始发现房门后陆陆续续的出现一些汽水瓶,随着日子越来越多。妈妈在遛弯的时候就出去捡瓶子。妈妈开始问我:是不是介意她这么做。我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相反,我觉得这还很好,因为妈妈答应我,这些汽水瓶处理的钱归我。我开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物色汽水瓶,将他们装进书包,带回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3183/e9145325b3f3d31d.jpg)
每周日我们的工作便是把这些塑料瓶,进行检查与分类。主要是查看瓶盖,那时候好多饮料上写的都是“再来一瓶”,这样免费的汽水基本上每周都有,甚至不止一瓶,我开始不在意那些废瓶子可以卖多少钱,我更加关心的是这个瓶子,是否中奖。记忆中中奖频率最高的是“茉莉清茶”,之后便是“冰红茶”。我的最爱是“可口可乐”,但是基本上没有中过。每逢学校的月考,我便告诉妈妈:我需要一瓶可乐提气。后来,在保送考试的时候,正是凭着一瓶”零度可乐”,我顺利进入了高中。(“零度可乐”那年是3.9元,我记得很清楚。现在在超市那款饮料只卖“2.9元”。)
现在无论在哪里喝的汽水,我还是会习惯性的翻过来,看一下是否有中奖信息。这个习惯,不知道要改多久。
后记:那年6月,我成功保送到了高中,没有参加中考,大姐成功考上了大学。那年9月,我们一家人又开始各奔东西。愿日子永远停留在那一年,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