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四月天
四月的天,真是诡异。
今天上午,出去锻炼身体的时候,大太阳还是明晃晃的,我甚至还有点担心,自己的脸会被晒黑。回来一照镜子,果然脸色发红。
可到了下午,天气摇身一变,突然暗了下来。站在窗前,看到窗外的树枝,左摇右摆,大幅度的随风晃动,看来是要下雨了。
每年快到“五一”的这两天,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或刮风,刮下雨。外面冷,家里更觉得冷,因为这两天正好赶上停暖以后。
想起前两天和朋友视频,我问她在家干嘛呢?她说她家里冷的不行,正在被窝里躺的呢?
因为身体原因,我朋友做完手术还没有完全康复。也真是的,这大冷的天,正常人都受不了,何况是病人呢?
想起妈妈活着的时候,居住在一楼,阴暗潮湿,屋里原本就没有多少阳光照射,再加上这两天没有暖气,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冷的活不下去了。”
的确,停暖以后,家里异常的冷,妈妈因为腿脚不灵便,不能多走动,想去外面坐着晒晒太阳,可外面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她只好呆在家里用电热毯或电暖气来取暖。可妈妈那代人,过日子节省惯了,嫌用电暖气太费钱。她心疼钱,也不听从我们儿女的劝说。所以通常只是多穿点衣服,来度过这段阴冷的日子。
每到这两天,我就特别怀念儿时的火炕,心想,如果有火炕,妈妈也不至于受这么多罪。她会坐在或躺在炕上取暖。那暖暖的火炕,从不需要人刻意去烧,只需一天在灶台做三顿饭,炕自然就暖和了。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家暖一盘炕”。
意思是,家里只要有一盘土炕,就暖和了。那时如果外面天气恶劣,一家人便都上了炕,聚在热炕头,有说不完的话。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火炕,那火炕是一位上等的医生。记得那时,我姐的后背着凉,妈妈就让她平躺在暖烘烘的炕上,坚持躺几天就好了。
我从小体质就弱,经常让大人操心,我胃不舒服或肚子疼的时候,不用大人催,就乖乖的趴在热炕头,还真的管用,根本不用花一文钱,胃就好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热炕头的温暖只剩下了回忆。现在条件确实好了,国家实行了大供热,大供热环保节能,干凈卫生,省时省力。再就是随着电器时代的突飞猛进,人们逐渐脱离了煤,火炕也就随之消失了。
什么东西有利就有弊,大供热虽好,但远不如我们儿时的土炕实用。特别是统一停暖以后,离夏天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很冷,也很难熬,特别是対于那些有毛病或是上了岁数的人,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在想:社会一直在进步,科技一天比一天发达。也许用不了多少年,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富有。到那时,供热设备一定又是另一番天地,一定会更先进更经济适用。到那时,暖气一定可以随便用,家里也就不会这么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