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学莫高窟

六一儿童节:看看敦煌壁画里的儿童在干啥?

2019-06-01  本文已影响50人  b4c9704b04cf

又是一年的六一,孩子们今天穿得漂亮,一起看演出,跑去游乐场,可以吃零食,也会买玩具,一定会实现几个小小心愿。

那大人呢?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所有的孩子终将长大成人。成年人在今天,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唤醒内心深处的童真。

水池嬉戏-莫高窟第148窟-盛唐 阿弥陀经变童子-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童年是人生最美的一笔财富,无论是喜怒哀乐,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它都是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

当你回忆童年时,你想到的是什么?

最喜欢放肆玩耍

玩耍,是童年的主要任务,游戏带给我们最多的快乐时光。玻璃弹珠、弹弓、溜溜球、东南西北、吹泡胶,还有翻花绳、竹蜻蜓、画片、弹力球……

敦煌壁画中保留了丰富的儿童游戏图像,还原了中古时期儿童嬉戏的生动场景。

骑竹马

童子骑竹马-莫高窟第9窟-晚唐(临摹)

叠罗汉

童子叠罗汉-莫高窟第217窟-盛唐

步打球

击球童子-榆林窟15窟-宋

射箭

射箭-莫高窟第290窟-北周

最期待放假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放假”两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无限的期待。

聚沙为戏-莫高窟第23窟-盛唐

约上三五个好伙伴,步入林间或田园,小时候世界很大,就等着放假去探索。

距放假还有?天

《吉凶书仪》-敦煌文献P.2622

希望早点放学放假,是古今学童的共同心理。敦煌文献P.2622《吉凶书仪》末写:

竹林清郁郁,伯(百)鸟取(趋)天飞,

今照(朝)是我日,且放学生郎归。

童子倒立-莫高窟第79窟-盛唐

有意思的是,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63号墓出土的文书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唐景龙四年(710)卜天寿写卷抄有五绝一首: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

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

供养人-榆林窟第29窟-西夏

最烦恼写作业

快乐的童年里,最难过的一天一定是开学的前一天。“作业写完了吗?”这句话非常磨练儿童意志,“40篇钢笔字,40篇毛笔字,40篇日记”的魔音环绕在很多人的暑假记忆里。

千字文-敦煌文献P.3108

识字、习字,古往今来的学童都靠着这样的方法练就了基本功。唐代学童习字,基本是每日必修,日日不间断。不少敦煌文献的背面,都有学生习字,习字的底本有《千字文》《百家姓》“上大夫”等。

《社司转帖》-敦煌文献P.3145

最无奈挨揍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打鸡飞蛋打,一天不打皮酥肉痒。挨揍还需要理由?

汉装童子-莫高窟第329窟-初唐

看看莫高窟第468窟里挨揍的画面吧,学郎卷起袖子和裤腿站在院中,助教一边训诫一边执鞭欲打。

学堂-莫高窟第468窟-中唐

两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父母们深知在儿童教育的问题上,这两个标准非常实用。但是,揍一顿再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还是常常发生。

最怀念味道

小时候的味道,变成一种味觉记忆。即便没机会再吃,也总是会想起,连酸酸辣辣的都带着一丝甜蜜。

化生童子-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果丹皮,大大卷,麦丽素,小浣熊,大白兔,当然还有拥有至尊地位的辣条。长大了也总是疑问,为什么同样的食物再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呢?

因为,童年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个小玩具、一颗水果糖都能让我们开心不已。长大了却发现,我们想要的越来越多,快乐也越来越少。

孩童们对一切都充满幻想,并对自己的幻想无比执着和认真,那其实是最可贵的人生态度。

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嘴角都不由得泛起笑意。人生的今天总比明天年轻,当下的你就是最年轻的你。

化生童子-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只要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你还是那个热爱生活的你,一定会拥有快乐无憾的一生。

祝你,儿童节快乐!

(来源:敦煌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