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综合圈|资源互换集中营戒赌‖体育资讯集中营

推荐中的频次控制

2021-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闫泽华

在业务场景中,我们不时会碰到需要频次控制的场景,典型的Case如:

C端消费的角度

B端供给的角度

在上述的场景下,不论是出于用户体验的考虑,还是出于平台生态管控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引入对于特定对象的频次控制,牺牲全局的单一效率目标去做多目标的平衡。

为什么要牺牲全局效率目标?

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强者和弱者:强者依靠自己的优势地位获取更多的资源,扩张到投入产出比的边界;而弱者,要么被淘汰,要么找到一个垂类领域生存。这一自然选择的现象,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系统的角度,由于我们代入了上帝视角拥有了金手指,就往往使得这一过程发生了扭曲:就像银行贷款往往更倾向于以低成本放贷给不需要贷款的大企业,而不是真正需要贷款的小企业一样,推荐系统同样倾向于把流量曝光资源进一步倾斜给到强者而非弱者,从而造成了各种密集:品类密集、低质密集、大V密集等等。

在短期的角度来看,这一选择无可厚非:用户就是喜欢看特定类型的内容,大V的内容就是欢迎。而从中期的角度来看,这一选择实质上是在透支平台的可能性,蕴含了雪崩的风险:我们过度偏好了用户的某一个显性偏好,而没有花足够精力去探索其他隐性的偏好,当用户偏好发现变化的时候,我们往往无法及时承接用户偏好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用户的流失;我们让大V在平台上获得了过多的廉价流量,短期固然会带来数据指标的繁荣,长线上来看一方面可能抑制了小V的生存空间和生长可能,另一方面也往往出现客大欺店,增加管理成本的情况。在快手上屡屡发生的大V叫板平台,就是鲜活的例证。

辛巴怒怼Tomas

所以,在平台增长有空间的时候、发展有余力的时候,我们通常建议牺牲一些全局的效率指标,通过关注多元指标的方式,让迭代目标复合化。类似于发展GDP的同时关注碳排放和污染控制,我们在发展交易规模的时候也需要同时关注公平性指标、拒绝性负向指标。在收获快速增长的消费规模时候,一定要清醒区分这个指标数据的构成:是少数人带来了大量消费,还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消费;少数人的大量消费是可持续的、还是透支自身未来的,亦或是透支平台其他参与者利益的。

一个可执行的指标,在一定时间维度里大概率是一个单一指标,目标聚焦才好集中发力;但是在拉长时间轴去看,如果持续闷头狂奔,必然会带来结果的扭曲。我们需要通过在不同时间节点下调整自己的主要目标,才能够实现整个系统的均衡、有序发展。

如何做频次控制?

如何从曝光角度做资源的频次控制?我们可以分别从B、C的角度入手进行调控。

从C端的角度看,有三个维度:

从B端的角度看,也可以进一步引入阶梯状的调权:

控制频次,是我们对通过对资源的再分配,以实现对平台生态的干预。只有在干预之前更明确自己要用全局效率指标换来什么样的新指标,才能够更好的平衡整个过程中的取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