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

月亮和六便士

2017-07-05  本文已影响105人  末渡

文 I 末渡

上一篇:静 养

以前看小说,喜欢看那些故事背景宏大、人物繁多、情节激荡的武侠小说,金庸大侠的小说,我是一部也没拉下,行侠仗义也少不了刀光剑影的纷争江湖,一直催促着我迅速长大成人。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其中《西游记》是孩提时候不可缺的神话读物。《水浒传》在十八九岁那段初入江湖闯荡时期看的,觉得自己就是水浒好汉中的一员,根本不把险恶的江湖当回事。年少时也略略翻看过《三国》,但真正看懂《三国》的,是在三十岁以后。记得有过好几个年头,《三国演义》被许多创业人士当商战圣经般供奉在偌大的办公桌之上,巴不得把书中所有的计谋全学了去,并运用到位。但若要一个文盲的流氓去充当一个成功的文化人,单靠一本《三国演义》还是远远不够的,是吧?买过版本最多看过次数也最多,但觉得最对不起的还是《红楼梦》,每每看不到第十回便弃之不想理它。原因是自个才疏学浅,对古汉语和古诗词太缺乏了解,对书中大量的诗词歌赋过分敏感,一念就鼻子发酸要打喷嚏。还有那没玩没了又极不爽心的红男绿女之间的情愫描写,比冗长的琼瑶剧还让人揪心,看惯了武林速战速决的侠义豪情,根本静不下心来去红楼里边做做梦。

电脑、手机盛行的这些年,我与纸质阅读的距离是越来越远。每一天都在为怎样能获得一份工资更高保障更好的工作而忙的晕头转向,偶尔拿本纯文学的杂志过来,没看两眼就困得眼皮直打颤,就想睡。有同事得个抑郁症、失眠症什么的,我都不怀好意地建议他们去买本大部头且根本看不懂的书籍来当药引治那些生活多动症、多想症以及好像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奢求症。我自己也是,一年两年过去,回头一看书架上摆着不少装订精美的书本,有的却连防水的薄膜也没撕开,连封面长啥样子都没看过。

《月亮和六便士》也就在整理一堆崭新的书本时发现的,冲着对这本书书名的好奇和不解,我打开了几乎被尘封的首页。

正如傅惟慈在译本序中所说: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上了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在追求理想的途径中,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被许多人嘲讽和厌恶,嫌他是个即怪异又极端自私、甚至认为他在异国他乡所受的一切贫穷和饥饿都是在自作自受,自讨苦吃。他历经了流浪生活的磨难,尝尽苦头,最终不得不离开这个被人类自己公认的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才找到“灵魂的安静”之所,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与大部分天才和怪才的结局一样,斯特里克兰德在成名之前就已经死了。他最后得了不治之症的麻风病,在双目失明之前,在自己家的墙壁上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又令陪他到最后的女人将之烧毁化为灰烬......这让人不得不去唏嘘叹息:为什么个性怪异的天才总会死的很惨?为什么总要等过百年之后才会被世人记起他们原来是个天才?为什么只有死后的天才的性格缺陷才会被活着的世人谅解并宽恕呢?为什么十有八九的绝世珍品都无法在还活着的天才手中复制呢?答案好像很残忍:生命最高的代价就是死,不死不得以成名,不死不足以收藏。

正如作者所说,斯特里克兰德虽然是“一个惹人嫌的人,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个伟大的人”。伟大的艺术家除了要有天赋异禀的才能外,更需要的还是追求理想那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在成功到达理想彼岸之前那种无视世人白眼的忍受力。最伟大的人都是有个性缺陷的,所谓人无完人,在这部《月亮和六便士》中,被毛姆阐述的淋漓尽致。

我不是天才,对艺术作品也一窍不通。在没看到《月亮和六便士》之前,我并不知道我其实也是有过理想的。在看完《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我隐约有些明白,写作其实就是自己从小就有的一个理想,并且是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喜好。于是,我决定不再为工作和工资拼命了,抽出该有的时间,也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番。不去求与斯特里克兰德一样至死不渝,至少也要确保自己在死之即,能想到自己已经竭尽所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活过,就也死而无憾了。

下一篇:追查举报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