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为何我只是职校老师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2人  百合茗香

为何我只是职校老师?

 

                                                                          文/百合

昨天,我将儿子班级群里的成绩单转发给老公,单科前三十名单里,一个都没有儿子。晚饭后,儿子未下晚自习来家,老公正要打开电视,我问他怎么办?他说没办法。我气愤摔门进了卧室。每次都这样,每次儿子成绩问题,他只会在饭桌上,对他责备,他讲道理。他说的检查作业等等,一个也没有兑现。儿子的今天,全归于功于我们这样的父母!

虽然我是老师,却是职校老师,并非有意贬低职校老师,贬低自己。没有春考班时,职校老师是不备课,不讲题,不批改,名副其实的“三不”老师,我们美其名曰真正的“素质教育”。上课时,老师大部分时间,如幼儿园阿姨那般维持课堂纪律。学生们有睡觉、说话、玩手机、看课外书,唯独认真听你讲课的,了了至无。这样不求学习的环境下的老师,需要怎样睿智,才能知晓在应试教育下,孩子需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小学五年,我甚至不懂怎样让老师协助,培养孩子好的听讲习惯,也知道送礼,让老师关照。最后明白,给老师送礼,只有一个用处,你可以好意思麻烦老师,调个好同桌啦等等小事。对学习的提高基本无用。全班近60名学生,老师想关照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所有习惯还得靠父母。

直到儿子到初四这个班级。班主任要求:上课必须腰板挺直,不准靠椅背;双手要整齐放在课桌上;老师讲课,眼睛要盯着黑板或老师,大声回答,不准托音拉嗓。这时,我才想到,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所有的老师都这样要求课堂,会有今天不会上课的儿子吗?当然这不是在归罪于老师。毕竟突出优秀的名师,只是少数,遇上则是幸运。且同样环境下,守规矩的孩子仍然大有人在。我只是希望,既然我们走得应试教育的路,就要从一开始培养孩子适应这条路。若从初一开始,老师如此要求坐姿,把批改作业的时间放在批改孩子笔记和错题本上。这样,笔记本、重点题本、错题本,这三样如此重要的东西,就不会有好多孩子,到了初四仍然三无。如果我不是职校老师,接触的不是这些学习严重问题障碍的学生,潜移默化,老师也被熏染得懒散、庸怠,如小学老师或初中老师,积累许多宝贵应试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就会未雨绸缪!在儿子步入这个阶段之前,我就会认识到,所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培养?多么可悲,等儿子学习崩盘时,我才懂这些。幸好,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努力,来弥补让我可以后悔度低一些,如今,儿子成为学霸的可能,已是百分百的零希望,保住中游是重点,力争上游那是希望。因此更加深深不明白,也深深佩服,那些有学习良好习惯的、非中小学教师的父母,是怎样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人的优秀和平庸,也殃及了孩子的教育。

我这样的人,是不配当家长的。记得以前听过一篇文章说,父母只是养育孩子的人,家长是需要用智慧培养教育的人。所有的人都可以当父母,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当家长。

 

这次考完,我本来不想跟儿子发火,也不希望他爸爸继续他那一套毫无用处的说教。可是昨晚儿子晚自习回来,他爸又来了那一套,我在卧室里都听烦了。昨晚,我啥也没说。想屏住不发火,可今早叫醒又叫了近二十分钟,这根本就是一点没有觉醒的意思嘛!早饭时,我控制不住了,大声斥责他,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不听父母劝,不听从老师,不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学习方法。他听完似乎很有情绪,快动作拿走自己的水杯,离开了家。他走后,我反思,我本来不想跟他发火,想什么都不说,让他自己多一些反思和自责。因为他也不希望考好,我不能点燃或助推他释放他没考好的痛苦,成绩不好的痛苦,必须要在他心里积聚多点,直到转化成一种巨大的能量。如今,我实在无计可施,只能遵从正面教育的理念:闭嘴。可,闭嘴也如此难!

每天,儿子从6:30离开家,晚上近9:30回家,每天15个小时在学校上课,这15个小时的一天,他就被远远落在后面,所有的老师都反应他上课不在状态,懒散,不动嘴、不动笔、不动眼睛、 不动脑子,四不动。尽管他周末休息的一天半,我都是全部陪读,作业,也无济于事。初一初二他成绩能好些的原因,或许是有一部分是不上晚自习的原因。我在想,除了周末,他15小时之外,我要压制他干什么?十月一假期之后,我想每晚花半个小时提问,他当天在学校学的知识,督促他整理好笔记和错题本。英语两个汉译英的翻译句子,一篇阅读理解。数学一道大题。除了每天的复习,先抓好这三项吧。没办法,落在后面只能从时间上找。

”关于笔记本,错题本,跟儿子要了无数次,依旧没有。他整天上课跟听讲座似的,不记笔记,不涂不划不改。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脑子又不是复印件或录音机,成绩从哪来?这样的话,无论我说多少遍,他依然如此,甚至每次说时,连认识的态度都丝毫不表现。

学习态度加方法,他一样都没有时,只能两手同时抓!如今初四了,心灵教育即使有效果,也来不及了。除了挤压,我还能做什么,中考就是实实在在的应试,而且仅此一次机会,除了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手段,又能怎样?

                                                                                                                                      2019.9.29

作者:百合  职校英语教师,微信公众号:百合茗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