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

你离学霸只差一个费曼

2017-04-16  本文已影响199人  吴茜

写在前面的话

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如同松鼠,到处囤积知识。学的越多,内心越焦虑。越是焦虑,越是不敢停下学习的脚步。安猪老师说,或许你的知识广度有1米那么宽,但深度却只有1厘米那么深。我明明那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感到那么匮乏?问题出在哪里。

学习是什么?

关于学习的三个问题

1.学什么

2.如何学

3.人为什么要学习

很多人的学习,都仅仅停留第一个表层问题。甚至,连第一个问题也还没有搞懂。学什么也仅仅是跟着感觉走。而后两个问题才是学习的底层问题,大部分人不曾意识,或是直接忽略,等有了失败的学习经历后,才意识到需要先解决后面两个底层问题。我们和安猪老师,正在做这样的教育实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聊我。

关于学习的阶段

1.知道

2.得到

3.做到

每天大量听微课的学习热爱者并不在少数,每天在朋友圈晒读了多少本书的朋友也不少,很遗憾,这仅仅在学习的“知道”阶段,只有当你将知识能够复述、理解才能勉强说你到达第二个“得到”阶段,而“做到”,则是,你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关于学习的过程

从大周期来看,学习的过程是颠覆自我认知的过程。

从小周期来看,学习过程是一个闭环机制。

它包括输入、加工整理、内化、输出四个循环阶段。这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出错或者没有很好地完成,学习将无法形成闭环,无法完成螺旋上升的成长。学习,最终沦为感动自己的独角戏。

四个循环

如何才能很好地形成学习闭环?每一个环节我们该注意什么?是否有方法论?我们遗漏了什么关键节点吗?

第一步 输入

人生就是信息流。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流的时代,你对信息的筛选和理解深度,很有可能就决定了你的人生质量。信息流的处理,往往需要经历把握、转化、理解三个阶段。大部分人其实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有些人让信息自由流走,有些人有意识但懒于行动,恰恰只有极少部分人,从始至终都在有意识的输入信息,令自己保持头脑干净清爽的状态。人生质量就这样被区别开了。

生活中,我们的信息来源大概有100个。每天四面八方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我们该拿它们如何是好?解决方案是:为自己建立 inbox 体系。

我的信息源

什么是 inbox?直白点说,就是信息中转站。一个信息从外界进入大脑(或者外脑)之前的短暂停留的地方。
建立 inbox 体系的目的是,减轻我们当下信息处理的负荷,清空大脑。让我们有更多的专注力去做深度思考。而后,我们只要找一个固定的时间,集中去处理 inbox 里面的信息即可。我一般在周日上午,会进行周回顾,这其中包含了我的 inbox 体系的清空。

一般而言,5-6个inbox 就可以解决我们的100个信息来源。试着去梳理你的信息源,然后为他们建立相应的 inbox。让你的认知世界,只剩下一股清流。哈哈~~

第二步 整理加工

你以为你知道了,其实你不知道。

杨洋老师举过一个很酷的例子。打麻将的时候,胡了。什么是“胡了”?好像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但让你把概念讲清楚,你可能就蒙圈了(“胡了”的公式:nAAA+mABC+DD=14,自己拿去解吧,哈哈)。安猪老师也说,往往是理所当然不去探究的问题,才是问题之所在。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理解了一些概念,当自己需要进一步论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知道少的可怜。

如果我们的信息仅仅停留在大量的输入阶段,那么你的学习,仅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无止尽地复制别人的信息罢了。不能说完全没用,只能说,低效学习者,永远无法成为高段学习者。

如何进行信息的整理加工使得自己逐渐高效?

1.费曼技巧

用大妈都能听懂的语言来解释专业问题,或者说:用极其具象的语言来解释高度抽象的东西。

养成自我费曼的习惯。学习了一个新东西,尝试给自己费曼。可以是笔记旁的文字费曼,也可以是语音费曼。比如用一分钟看自己能不能讲清楚一个概念。罗辑思维的罗胖老师,每天的一分钟,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语音费曼。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的前提,就是你有没有费曼的习惯。

2.建立体系

一切皆系统。

自然界有生态系统,身体有新陈代谢系统,硬件有操作系统,学习也理应建立学习成长系统。

学习成长系统=大脑操作系统。我们都知道,硬件需要不断升级操作系统,运行速度才会越来越快。而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的,需要不断升级,才能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问自己,我多久没有升级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了。或者问,我有操作系统吗?

建立系统,迭代升级才有可能。

在建立系统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两个点

1.做了就要可积累,否则就是对知识的耍流氓

2.在迭代中完善体系,不强求一步到位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很好地建立体系的工具,在意识到加工整理之前,我做过大量的思维导图,基本是做完就往印象笔记里面扔,迅速调用没有问题,但是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往往不深入,无法形成网络化的思维。(羞愧~~)

试着在一张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上迭代几次、几十次,你就会看到成长。

第三步 内化

知识的买买买,不断给自己制造拥有感的假象。最后,我们沦为囤积信息的小松鼠。

松鼠病

不可积累的努力,是精神毒药。

要看的书很多,想上的课不计其数。上完课,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就是知识上的王思聪。然而,在运用的时候,焦虑、不知所措。是什么让我们捏造了知识拥有感的假象?

学与用之间的时间差。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憾曲线,我们的记忆的信息会随着时间推移遵循先快后慢的定律遗忘的。如果信息没有及时进入长时记忆,很有可能,它就死在我们的笔记里了,多年以后,你甚至不曾记得自己上过这样一堂课。这样的时间花费,不是浪费是什么?

唯有将有价值的知识内化,成为你大脑的一部分,方能解决这样的知识焦虑感。

所以,你的知识,不是你一年读了多少本书,上了多少次课,见过多少位大咖,而是,你一年迭代了几次概念图/思维导图,写了多少个费曼笔记,积累了多少张 anki 卡片(一个记忆 APP,自己 Google 吧)

第四步 输出

输出,一直是我的弱项。一张图,说完我想说的。

输出

很多人死在这一步,包括我。不想讲道理了,做了再说。

别关注太多公众号,别刷太多朋友圈,给自己多留点输出费曼的时间,一不留神你就成了学霸(哈哈,终于点题了)。
这篇文章是我上完小能熊课程后的自我费曼,如同阿禅老师说的,80%的学习问题,伴随着你的输出,都会得以解决。
希望你也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