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IP每天写1000字故事

有“大咖”相伴的线上与线下

2017-04-24  本文已影响54人  晨听

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和心中的大咖共进晚餐,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好了,想象后数三秒钟,看自己能否平复下来。这么做的原因在于:这篇文章不配图,但凡有情绪波折,不是我文字的功劳,而是说明这一天在你的期盼下一定会到来,且距离你不远。

part1  近距离接触才知道,线上线下真的不一样。

大多数的“营友”都是冲着“改变自我”的美好愿望,点下了报名键。没有退费渠道,没有后悔的机会,能在里面蹦跶就说明参与者这种自我进步的欲望极其强烈。

还有一部分人是冲着大咖去的,因为每天看日更、留言,都不如听一次大咖的即时分享声音来得和大咖关系“亲密”;听一次声音,都不如有机会旁观大咖的聊天,或者运气好,大咖会回复小白参与者的问题,专门为特定营员指点迷津。

当然,这体现了一部分优质线上训练营的做法,因为最起码做到了和参与者的互动,做到了“私人定制”。

按理说,这样的线上训练营如果办得好的话,自然要被搬到线下去做分享,CEO起码也要是大咖才对。但大咖秀不是。

大咖秀的“CEO”是一位身材纤小的新晋妈妈,黄色贴身线衫加上彩色粗线条的A字大蓬裙,都让她看起来如同刚毕业的新人一样,从背影望去不禁要担心一下,她能否在台上镇得住场。

但这样的CEO背后,其实是有一位“网红”大咖作助推器的。而敏妈,也是这位大咖推上去的众多人之一而已。只是这位大咖一向低调,就像他的尊称“大叔”一样,一直以踏实亲切的形象活跃于PPT界甚至是现在知识IP的浪潮中。

他在预备营里和后宫营里经常被爆出的照片,是取自于大叔正在从停车场中走出来的镜头:男模一样的两只手在两边把风衣往后撩,上身挺直,脚步轻盈并没有被皮鞋妨碍,反而走出了一种“老大要去搞事情”的严肃认真。

他在大咖秀的一次现场活动中这样开场:“这个(演讲PPT上的)照片反映了我现在的状态:毛边没扣好----头发都白了。”

确实,大叔的形象如果只是平时通过海报与照片欣赏的话,是不容易注意到白发的,甚至无法看出来大叔的肤质,远没有照片那样好。也就是说,大叔真的是大叔。

part2 线上是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过程

线上训练营刚放出消息就被秒了几十张;正式营消息还没放出就被内化完毕;孵化营的消息一直忍着很久才告知“从速预购”的一众人。

即便这样,大叔对于自己团队人员的工作依旧有更高的期待:“小怡(分享会PPT上)不放菜,柒柒不出手绘”----这句话一顿饭里,至少两次都是大叔拍桌子时伴着碗筷震动的声音出现的。

而这句话中的两个主人公,属于被大叔“提上来”的两个人之一。一个是做私房菜的美厨娘沈小怡,一个是通过自学手绘成为知识IP的才女柒柒。

这两个人的身份,也恰好说明了这个IP营里组成成员的条件:有某领域专长的或有潜力成为IP的人,但很明显,要的是领域专长的可塑性,并非一定是之前擅长。

因为不论是小白还是“咖”的身份,在线上的组织里永远都有自己说话发言、发光发热的机会。因为这样一个被大家聚焦的大咖,在营里已经不再是“目光中心”。因为这里的大咖从不同量级到不同领域,只有自己没发现的情况存在,绝不可能出现“就这么多了”的感受。

在线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和你对话的会是谁,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否下一个人的回答能让你恍然大悟,你的出现是否会打断想和大咖对话的人继续发表言论的欲望,或者是否下一个人能从你的发言中找到合作的机会,是否...所以营里的人从预备营就知道,自己每次说话都要小心一点。

很多人说自己的“潜力”和“幸运”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这里崇尚这样一种氛围:展示自己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机会。

之前有群友因为手绘做得好,就被大家需要,被喊来为大家定制头像;有群友因为PPT,因为表情包做得好而被发现,然后拓展出又一个可以为自己增加“睡后收入”的技能。

不过除了这些看起来不太常用的技能被挖掘以外,因为通用技能比如观察写作而被培养出来的几率反而更大。

因为这里的大咖技能覆盖面,远超自己想象。常常因为营员一篇关于亲子的文章,就会掀起关于“原生家庭”“教育理念”上的深入讨论,然后就看见一连串的拓展阅读被调了出来;还有因为一不小心做出来的“丧心病狂”的聊天内容整理而被大家广泛认可,然后渐渐打磨出了自己概括总结提炼的宝贵能力。

总之,线上的一大好处就在于,你眼中的大咖有可能因为网络的放大效应,反而因为其他人的日益优秀而被弱化了;又或者,线上的聚集本就不该有中心,这里更容易让自己发挥优势,成为一个小节点。

小节点当然就可以有自己的辐射范围了。比如助手团,或者“工作人员”。这是最容易值回票价的一个小“心机”。不论是主动申报还是被“挖走”,都意味着你比他人有了进一步深度链接的机会。也终于有了实际的用武之地,而不再是默默观察。

有一位“小咖”用一己之力,为全营的伙伴做了所有的结营活动海报。画面是IP营的标志性蓝,但镂空的数字设计和清新自然的画面所表达出来的亲切感,就和其中一张中出现的群集玩耍的大熊猫一样,让人不忍心把海报图片刷上去。

这套组图在后来的助手群中反响热烈,也让另一个开营组里的工作团队斗志大发。所以开营倒计时海报发布的第一天,就看到朋友圈里的伙伴们纷纷感慨工作的乐趣与挑战,并用至少5行的文字表达对开营的期盼。

part3 线下是以中心化为主的影响力扩散。

线下的链接动向从平时的群聊中根本无法探查出蛛丝马迹。但从营员里的文章留言、公众号打赏头像、被晒出来的聊天对话框中,却能让旁观者感受到阵阵的强压力----如果你只是个旁观者的话。

若不是去过大咖们在的现场,有幸参与一次晚饭聚餐,他们的日常状态可能根本无法想象。

线上的去中心化可能会因为隔着屏幕,很难感受到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对于“焦点”的关注程度。只有来到线下,你才能发现被“粉丝”包围的大咖们,可以用于合照的动作是剪刀手组合的N倍;聚餐中没有酒没有肉,有的是清茶,还有关于未来方向、关于产品质量的讨论。而这些讨论,听起来像是自己的产品怎样,可实际的关键词里,还是“读者用户”的出镜率最高。

总之,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能有机会发光。

互联网的好处之一在于链接大咖的难度在日益下降。也让人有机会去想象自己和大咖共进一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许不在于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大咖,但起码能让自己知道优秀的人为什么优秀,能让自己更明确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又或者你说你很满意现在的状态和已有成果,无需像大咖一样努力挣扎,那么从线下的独自奋战到线上的深度链接,再到线下的亲历和交谈,至少还是会给自己平凡生活中带来一些非凡的回忆。这些回忆起码几年甚至十几年,也许几十年不会消退。

不论是饭桌上还是餐后的KTV中,只要有大叔的地方,就有全神贯注,就有各个方向的聚焦。即便是那首已经被人当做一个梗来时不时在群内笑谈的《董小姐》再次响起,主旋律的声音也压不住在场欢呼的热闹声。

有大咖相伴到如此,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我想都够了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