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傻孩子
腊月二十三,原计划到妈妈家一起过小年,但公司一个会议通知下来,计划全部被打乱。我内心愤愤不平,却又无何奈何。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公司裁员风波刚刚过去,幸运留下的我哪怕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夹起尾巴做人,毕竟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我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记得《工作消费主义新穷人》一书中曾指出:“如今,对大公司而言,进步首先意味着‘裁员’,科技进步意味着用软件取代人。”如果我们不想被软件,被机器所取代,能做的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把自己变成不可取代的那一个。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那则视频。唐山一收费站撤销,多人下岗,其中一位大姐找领导讨说法,她说“我们把青春都耗在这了”,“除了收费,我们啥也不会”。大姐的语气很激动,也很理直气壮!估计她当初刚坐上收费员这个位置时,以为是捧上了“铁饭碗”,可以安心吃一辈子。但谁曾想ETC的普及,让大量高速收费员下岗失业。
这是典型的软件取代人工的真实案例。也正是这则视频唤醒了我的内驱力,我一边庆幸我不是啥也不会,一边敲响警钟,将“自我提升”提上了日程!
《工作消费主义新穷人》一书,还提到三个词:“常规劳动者”、“失业者”、“过剩的人”。
常规劳动者是临时的、容易被替代的、与公司关系脆弱的人。失业者虽然暂时没有工作,但一旦环境好转,他们就可以回到生产者的行列,一切也将回到正轨。而过剩的人则不同,他们是多余的、编外的,不被需要的。
收费站的大姐,因为她从事的是常规劳动,所以被ETC取代,成了失业者。如果大姐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失业后也能迅速找准自己的新位置,就不会把“我啥也会”喊得如此理直气壮。正是她对自我的懈怠,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过剩的人”。
大疫三年,失业的人如过江之鲫。让还有工作的人战战兢兢,做起事来更是拼尽全力,内卷成了日常,到今年甚至升级成“微雕”。工作狂越来越多,他们7×24小时地专注于工作的挑战。事实也证明,这些工作狂并非过去的奴隶,而是当下幸运和成功的精英。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什么好工作,只有好好工作才是硬道理!
想通了这些,我内心的愤懑逐渐平缓,毕竟,抱怨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当下是一个摧毁你,但与你无关的时代,如果你还把抱怨当成习惯,就如同喝海水,喝的越多渴的越厉害。最后发现走在成功路上的都是些不抱怨的“傻孩子”。
2023,做个傻孩子又何妨!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