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有效的在线学习方法

2020-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木山舟

今天看了中国大学MOOC上的一个直播回放,关于在线学习的一些方法。上课的老师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嵩天老师,之前看过他的Python课程,觉得老师说的挺不错的,所以看完这个直播,做了以下的总结:

在线学习有什么特别之处:

老师做了一个简单测试:如果手机上有抖音,快手,腾讯视频,爱奇艺这样的9个软件和中国大学MOOC,喜马拉雅以及TED这3个软件,拿起手机的第一眼我们想打开的是哪个?

结果显示71%的同学选择是前9个,不能说选哪个是好哪个是坏。对于在线学习,它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在线学习有特点,掌握方法更加有效。

一、在线学习的认识

在线学习的界定:纯在线,基于慕课,不受时间,考核限制的学习方式。这里老师说的在线学习不包括:学校里开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零散的学习资源(就比如今天打开一个视频学习了一个知识点,但是它不系统)。

在线学习的再认识:

现在的一些认识:

再认识:从比较开始

二、更加有效学习的五个原则

为什么是更加有效?最优的方法并不存在,只能更好,不能最好,因人而异。

在线学习的前提:有动机,有行动,基本想学且有时间。

原则一:目标导向原则(如何选课?)

选择目标尽可能明确且有力:

—学Python能找到好工作/加薪

—这个老师很帅/漂亮/声音好听

—大家都在学,不学不好意思

原则二:问题牵引原则(如何持续?)

将目标转化为具体问题,牵引学习:

—持续问题能带来持续的好奇或兴趣

—持续问题能够强化学习动机

—问题的解决是里程碑,阶梯效果

问题牵引是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

原则三:体系重构原则(如何进阶?)

大学课程的专业性源于知识体系:

—体系重构将带来学习效果质的变化

—体系重构是学习者寻找短板的方式

原则四:时刻评估原则(如何养成?)

时刻评估能够促进学习风格:

—时间效率是度量学习方式的尺子

—时刻评估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方法、形态、模式

原则五:合理放弃原则(如何止损?)

有原则合理放弃是重新开始的基础:

—课程内容与选择初衷不符

—时间预期与实际极不合理

三、在线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些典型的认识:

培养好习惯本是难题,但不是所有习惯培养都难,想想坏习惯?值得深思...

一些建议:

1.不谈习惯,谈收获,每天进步一点点

众所周知,那个每天进步1%的例子,1.01的365次方等于37.78,而0.99的365的次方等于0.03。显而易见如果我们每天能够进步1%,时间久了,收获也是很大的。

2.不挑环境,零碎学:戴上耳机,小问题步步为营

零碎时间真的太重要了,这个时间如果能用上也是能收获很多的。嵩天老师建议我们尽量用零碎时间去学慕课,而大块时间可以看一些书,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3.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难点,有选择的去交互

自己对自己进行鞭策,主动去学习。

以上就是嵩天老师说的如何更加有效的在线学习。

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首先需要有一颗想进步的心态,如果这个都没有,在线学习也就没啥意义。其次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慕课,和自己专业兴趣相关啊,或者比较实用的慕课。再次学习时候尽量使用零碎时间,不过大块时间也是可以学的。最后经常对自己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总结,或者是常说的复盘。

未来,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在线学习也逐渐变成潮流,如何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及时调整及时适应,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