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每周500字每天写1000字

一份零碎...

2017-03-28  本文已影响105人  JKCP

文|JKCP

文字零碎,无处安放,情绪零碎,不知去向,请见谅。

《火男面具》

每个人都活在克制的世界,为了取悦别人,掩饰真实的自己。

《罗生门》

这是一个讲述人出于利己主义的考量,逐渐与自己的良心相剥离的故事。就像《长安乱》里说的一样,“一切的所谓文明和秩序,都是温饱之后的事情,而似乎难以生存的时候,原来看似不错的世界居然是如此没有人性。”

《鼻子》

内供的鼻子是个代表性的象征,内供看似超凡脱俗,无所顾念,却愁肠寸断;貌似佛法高深,道高德重,却内心脆弱不堪。强烈的自尊心和高僧的地位,使得内供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努力掩饰着内心的焦虑。“自尊”和“自卑”仿若两道无形枷锁,让本应诵经传道、弘扬佛法的内供身心陷入困境,几近窒息。从本质上来说,内供苦闷的不是鼻子的长短,而是众人的目光,因此他只有摆脱内心对他人评议的执拗,才有可能真正解脱。

人的心中总有两种矛盾的感情,一种是对不幸者的同情,另一种便是对摆脱不幸的人的莫名的敌意,而这敌意正是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内供对众僧这样异样的态度,没有反抗和批判,只是一味盲从,有此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父》

连自己父亲都会嘲笑的,只为了那可怜的面子,我只想说,孩子,早死早超生,这是对的。

《猴子》

猴子犯错是可以免受处分的,人却不行。对外人宽容,对同类却要互相伤害,这大概就是歧视吧,这才是我们的悲哀。

《烟草与魔鬼》

当人自以为战胜了诱惑的时候,说不定已经进了圈套呢。

《大石内蔵助的一天》

只是能感觉到大石内蔵助在复仇成功后心中的不平静与无奈。

《戏作三昧》

认真,专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作者的小品虽然讽刺居多,但是也不乏正能量的作品在其中,寥寥几篇,却弥足珍贵。

《地狱变》

有时,人生比地狱还地狱,意犹未尽,但是恕我能力有限,这篇文章,我词穷了。

《毛利先生》

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为了教育事业而生的,但是他们的确生活在教育事业里,如鱼得水。

《桔子》

歌颂了劳动者的美好情操,《戏作三昧》一样,很温暖。

《沼泽地》

在艰难的环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才是杰作。

《葱》

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也会为了低廉的葱而放下身段,可笑至极。

《阿津和孩子们》

小市民家庭复杂的矛盾,但是尾声给我极大的震撼,情溢在文字间。

《竹林中》

这篇小品真的是短小精悍,鬼才的名号真的不是白叫的,纵使短小,但是悬疑与讽刺却十分强烈,活生生产生了像一部电影的厚度。正因为人是自私自利的,所以人性是值得怀疑的,人的行为总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维护自身的形象和权益。

《小白》

这就是小白的一场梦,梦里告诉小白面对不公的事情,不能见死不救,其实也在告诉我们。

《海市蜃楼》

怎么说呢,真没看懂其中有什么大神通,平淡无奇,可是,随心随性才让“鬼才”更有吸引力。

《河童》

芥川把虚构、夸张和讽刺作为揭露社会黑暗的重要艺术武器,使人沉浸在幻想国度中发笑之余,掩卷深思,进一步认识到被讽刺对象的丑恶本质。

《某傻子的一生》

我感觉这篇小说实际上就是影射了芥川的一生,他对自身回顾、对家人的思考。

由于种种原因吧,这段时间,大脑一片空白,所有能想到文字都是干燥的沙,无法搭建我想象中的那座堡。

纵有万缕,生活继续。

就到这里吧,朋友,容我调整一下,收拾一下,再,重新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